果树学报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电话:0371—63387308
    0371—65330928
邮箱:guoshuxuebao@caas.cn

银行汇款(审稿费、版面费)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管城支行

账 号: 16045601040002497

开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郑州果树研究所

附言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发票信息请发编辑部邮箱)。

访问量:898739

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

  • 柑橘13个多胚品种同源四倍体高效发掘与分子鉴定

    陈昊;谢善鹏;解凯东;肖公傲;周锐;伍小萌;吴群;邓家锐;敖义俊;刘高平;郭文武;

    【目的】基于柑橘珠心细胞存在自然加倍的特点,实生播种发掘千山红蜜橘等13个品种的同源四倍体。【方法】种子催芽萌发后实生播种,待幼苗长出3片以上真叶后,依据形态特征初选法“观根辨叶看油胞”从实生苗中筛选疑似多倍体,再通过流式细胞仪倍性分析与根尖染色体压片计数对疑似多倍体进一步鉴定倍性,并通过SSR分子标记分析鉴定所获多倍体的遗传来源。【结果】基于形态初选,分别从9个地方特色品种千山红蜜橘、八月橘、衢橘、早橘、扁平橘、瓯柑、狮头柑、冰糖橙、锦蜜冰糖橙和4个砧木品种磨坪香橙、日本香橙、枳雀、油皮金柑的343、499、892、385、519、290、457、241、119、690、828、114、129株实生苗中发掘获得2、1、3、2、7、3、1、3、1、3、17、1、2株疑似多倍体;用流式细胞仪对以上46株疑似多倍体进行倍性鉴定,获得45株四倍体和1株衢橘六倍体,采用根尖染色体计数法验证了上述结果;SSR分子鉴定表明,13个品种的45株四倍体所扩增条带大小与其相应二倍体亲本完全一致,推测其可能是由二倍体亲本珠心细胞自然加倍形成的同源四倍体。【结论】发掘的四倍体资源不仅丰富了我国柑橘多倍体类型,而且为我国柑橘无核育种和矮化广适砧木选育奠定了珍贵的材料基础。

    2023年11期 v.40 2297-2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中华猕猴桃全基因组MADS-box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高欢;郑珂昕;廖光联;王海令;陈璐;贾东峰;黄春辉;曲雪艳;徐小彪;

    【目的】鉴定并分析中华猕猴桃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探明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在果实生长发育及芽休眠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基于中华猕猴桃红阳V3基因组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中华猕猴桃MADS-box全基因组进行鉴定,分析其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树、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并对其在果实生长发育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在中华猕猴桃红阳基因组中鉴定到了68个AcMADS-box基因,共包含11个亚家族,不均匀地分布于22条染色体上,成员间共存在32对共线性基因对;在基因家族上游启动子区域发现与光响应、激素响应、逆境胁迫响应等相关的顺式元件;17个AcMADS-box基因在组织间高表达且有表达特异性,推测是参与调控中华猕猴桃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结论】初步鉴定并提供了AcMADS-box家族成员信息,16个AcMADS-box家族成员在根、枝、茎、叶、花中高表达,8个家族成员在花芽中高表达。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cMADS-box参与中华猕猴桃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2023年11期 v.40 2307-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4K]
    [下载次数:8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葡萄资源叶片抗炭疽病鉴定及抗病基因的QTL定位

    禹方方;张颖;姜建福;孙磊;刘崇怀;樊秀彩;

    【目的】炭疽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极易造成大规模的病害流行,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及品质,筛选抗病种质及挖掘抗病基因有利于葡萄抗病机制研究及抗病育种的开展。【方法】利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法,对60份中国野生葡萄种质、122份欧亚种质、76份欧美杂种以及美人指×刺葡萄0940的F1代杂交群体进行炭疽病抗性鉴定与评价,并利用SNP标记构建的遗传图谱对炭疽病抗性进行QTL定位。【结果】经抗性鉴定,共筛选出1份高抗、43份抗病和75份中抗种质,分别占总鉴定种质的0.39%、16.67%和29.07%。以筛选出的抗病种质刺葡萄0940和感病种质美人指的杂交后代为分离群体进行QTL定位,在第8号连锁群上检测到一个与抗炭疽病相关的QTL位点,可解释14.7%的表型变异。根据QTL定位区间基因注释结果,筛选出15个抗病相关基因,推测它们在葡萄抗炭疽病中发挥一定作用。【结论】明确了不同葡萄种质的炭疽病抗性水平,定位到1个抗炭疽病QTL位点并筛选出15个抗病相关基因。

    2023年11期 v.40 2325-2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甜瓜氮钾双高效资源综合评价与筛选

    康利允;李晓慧;高宁宁;王慧颖;梁慎;常高正;李海伦;徐小利;赵卫星;

    【目的】探明不同甜瓜种质资源氮钾双高效遗传差异,筛选氮钾双高效种质资源,建立甜瓜苗期氮钾双高效评价体系,为甜瓜氮钾双高效基因挖掘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2个薄皮甜瓜品种(系)为材料,采用苗期穴盘基质栽培试验,设正常供氮钾(对照,N 4.88 mmol·L~(-1)、K_2O 2.50 mmol·L~(-1))、低氮(LN,N 0.01 mmol·L~(-1))、低钾(LK,K_2O 0.01 mmol·L~(-1))、氮钾双低(LNK,N 0.01 mmol·L~(-1)、K_2O 0.01 mmol·L~(-1))4个处理,通过分析苗期光合性能、农艺性状、氮效率及钾效率进行系统评价和分析。【结果】综合分析耐低氮、耐低钾、低氮钾双耐指数主成分分析结果,最终确立地上部干质量、氮积累量、地上部鲜质量、钾积累量、茎粗、钾素利用效率、气孔导度、氮含量、胞间CO_2浓度和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为甜瓜苗期氮钾双高效品种(系)的筛选指标。综合分析D值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确立TS-16、TS-19、阳春白雪、酥蜜、酥蜜三号、冰美人128是甜瓜氮钾双高效型品种(系)。【结论】综合分析了氮高效、钾高效、氮钾双高效筛选结果,确定了筛选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甜瓜养分逆境栽培及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2023年11期 v.40 2340-2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栽培·生理·生态

  • 磷胁迫下苹果砧木根系分泌物差异对磷吸收的影响

    纪国翡;李梦珂;卢念;赵雪雯;苏泽彬;许雪峰;张新忠;韩振海;邱昌朋;

    【目的】探究不同供磷水平下根系分泌物对苹果砧木磷元素吸收的影响,为解决苹果园区普遍存在的有效磷易被固定为难溶态磷而导致的缺磷问题提供参考。【方法】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八棱海棠(M.robusta Rehd.)、M26(M.pumila Mill.)、M9(M.pumila Mill.)、楸子(M.prunifolia)、中砧一号(M.xiaojinensis)、山丁子(M.baccata Borkh.)7种苹果砧木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培养在正常供磷(对照)(0.5 mmol·L~(-1)KH_2PO_4)、低磷(LP)(0.01 mmol·L~(-1)KH_2PO_4)、额外施加磷酸钙(LP-Ca_3(PO_4)_2)[0.01 mmol·L~(-1)KH_2PO_4+Ca_3(PO_4)_2]条件下处理50 d,测定7种苹果砧木的磷效率、根系分泌物、根系构型(root system architecture,RSA)、光合及荧光参数等指标,结合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探究根系分泌物对苹果砧木磷元素高效吸收的影响。【结果】与正常施磷相比,经低磷处理后,平邑甜茶、M26、M9、中砧一号的根冠比均显著提高,中砧一号的上升幅度为49.5%;除山丁子外其余6种砧木的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在RSA方面,除根总表面积外其他3个指标均受低磷处理的显著影响。在柠檬酸分泌速率(citric acid secretion rate,CASR)方面,与正常施磷相比,低磷处理显著提高了除M26外其余6种砧木的分泌速率,中砧一号的CASR最高;经低磷处理后,苹果酸分泌速率(malic acid secretion rate,MASR)与CASR有着相似的变化规律,中砧一号的MASR显著高于除八棱海棠以外的其余5种砧木,M26在7种砧木中最低。【结论】供试的7种苹果砧木在低磷胁迫耐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低磷胁迫下,7种砧木根系的酸类物质分泌与磷吸收效率(phosphorus acquisition efficiency,PAE)呈正相关,中砧一号的PAE最高,其柠檬酸和质子分泌速率(proton secretion rate,PSR)也均高于其他6种砧木,同时其MASR也显著高于除八棱海棠以外的其余5种砧木。

    2023年11期 v.40 2359-2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9K]
    [下载次数:7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不同产区玉露香梨果实品质特性综合分析

    谢鹏;蔚露;王红宁;林琭;牛自勉;

    【目的】对比不同产区玉露香梨的品质差异,探讨地理气候条件对玉露香梨品质的影响,为优质产区的划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西隰县、汾西县、芮城县,北京海淀区,新疆农33团共5个产区的玉露香梨为试验材料,测定果皮[色度、花色苷含量、叶绿素含量等]以及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总可溶性糖含量(TSSC)、可滴定酸含量(TAC)等]的品质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山西隰县、汾西县及新疆农33团3个产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较大,玉露香梨的果皮花色苷含量、果肉SSC及TSSC均显著高于低海拔产区山西芮城县及北京海淀区;而果皮叶绿素含量则显著低于低海拔产区。(2)通过对玉露香梨品质指标的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产区划分结果与上述测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当我国玉露香梨北方产区所在地海拔900~1100 m、昼夜温差13~15℃时,其优良品质特征能得到充分体现,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玉露香梨产区优化布局提供重要参考。

    2023年11期 v.40 2371-2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叶片显微结构综合评价杏不同品种(系)的抗旱性

    张俊环;张美玲;杨丽;姜凤超;于文剑;王玉柱;孙浩元;

    【目的】探究杏不同品种间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差异,并据此进行抗旱性指标的筛选和综合评价,为杏抗旱性资源的高效筛选和利用提供方法。【方法】以10个抗旱性不同的杏品种(系)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以及扫描电镜技术观察比较其叶片的解剖结构,测定叶片厚度、上表皮细胞厚度、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结构紧密度和疏松度以及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共9项叶片结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0个杏品种(系)的抗旱能力。【结果】叶片解剖结构在品种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9个抗旱性指标在10个品种(系)间有较大差异,变异系数在10.73%~34.58%,灵敏度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取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结构紧密度和下表皮厚度这5个指标作为评价杏资源抗旱性的有效指标。对10个杏品种(系)的5项抗旱性特征指标的隶属函数值累加并求均值,该值越大代表抗旱能力越强。10个杏品种(系)的抗旱能力排序为:青密沙>G 4-25>皮乃孜>骆驼黄>串枝红>G 4-43>G 4-40>G 4-26>红金榛>大优佳。【结论】通过对叶片解剖结构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计算,评价并筛选到抗旱性相对较强的杏品种有青密沙、皮乃孜、骆驼黄、串枝红等,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杏资源的抗旱性评价、筛选和科学利用提供参考。

    2023年11期 v.40 2381-2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花粉直感对马家柚果实品质的影响

    毛桑隐;路志浩;张祥;叶俊丽;伊华林;柴利军;邓秀新;吴方方;徐强;

    【目的】通过对马家柚配置不同授粉组合,探究花粉直感效应对马家柚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江西省上饶市地方优良品种马家柚为杂交母本,以信木柚、四倍体葡萄柚为杂交父本,通过人工授粉进行杂交,比较不同处理下马家柚果实品质差异。【结果】信木柚与四倍体葡萄柚花粉活力分别为94.34%和93.75%,经过异花授粉能显著提高马家柚坐果率,四倍体葡萄柚高于信木柚。在常规品质方面,信木柚授粉能提高果实平均单果质量、横径、纵径、种子质量、果皮质量和固酸比;四倍体葡萄柚授粉能提高果实平均可食率,降低果实平均单果质量、果皮厚度、种子质量和果皮质量,且授粉后种子呈瘪籽状。在代谢物方面,果肉中主要的初生代谢物为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糖类和醇类,不同授粉品种之间初生代谢物含量有明显差异,但与亲本之间没有明显规律。另外在授粉后的果实与亲本果实中共统计到8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11种,萜烯类28种,酯类16种,醇类14种,酮类14种,烷烃类化合物5种和7种酚、羧酸类化合物,不同果实中均以柠檬烯含量最高,含量占比在87.48%~92.57%之间,不同授粉品种的挥发性物质含量存在差异,且信木柚授粉组合中有21种物质表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结论】异花授粉可以提高马家柚坐果率,可以通过花粉直感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快速改善马家柚的综合品质,为马家柚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调控技术支撑。

    2023年11期 v.40 2391-2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促早栽培对杨梅叶片形态及果实成熟与品质的影响

    戚行江;梁森苗;陈海豹;俞浙萍;孙鹂;郑锡良;张淑文;

    【目的】探究促早栽培对杨梅叶片形态、果实成熟与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东魁和荸荠种杨梅为试材,设置双膜、单膜促早设施及露地三种不同栽培模式,连续监测不同栽培模式中的温度变化,调查试验地区的物候期,比较对应的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并测定叶片表型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与露地栽培相比,促早栽培设施中日平均气温和活动积温显著提高,其中双膜栽培作用更明显,活动积温达2 592.1℃·d,提高74.3%;设施促早栽培下杨梅物候期和成熟期显著提前,双膜、单膜栽培杨梅成熟期分别比同地区的露地栽培提早40 d和22 d以上,采收期可长达57 d;设施促早栽培显著提高了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类黄酮含量等指标,商品果率提高1.6倍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结论】杨梅设施促早栽培技术是一种不影响杨梅正常生长,可显著提早成熟期、延长采收期、提升果实品质并大幅提高经济效益的栽培技术。

    2023年11期 v.40 2403-2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果品质量与安全

  • 葡萄花翅小卷蛾对葡萄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响应

    王洁;阿地力·沙塔尔;

    【目的】葡萄花翅小卷蛾Lobesia botrana是新入侵我国吐鲁番的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揭示其在新入侵地吐鲁番成灾的原因,对葡萄生产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葡萄花序、幼果和成熟果实饲养幼虫,测定各虫态生长指标、发育历期、成虫产卵量、存活率等,并对饲养材料中的物质变化与葡萄花翅小卷蛾生长发育及田间数量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取食成熟果实的葡萄花翅小卷蛾的幼虫和蛹的各项生长指标均高于取食花序的个体;取食成熟果实的葡萄花翅小卷蛾的卵历期、幼虫历期和蛹历期显著短于取食花序和幼果的个体,雌虫产卵量也相对较高,而取食花序的单雌产卵量不超过15粒,存活率也最低。可溶性糖含量与葡萄花翅小卷蛾的数量变化、产卵量和存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氨基酸、单宁、黄酮等物质含量与其产卵量和存活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取食成熟果实可以缩短葡萄花翅小卷蛾的发育历期、提高成虫产卵量及存活率,成熟期果实中营养物质的变化是导致葡萄花翅小卷蛾田间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

    2023年11期 v.40 2413-2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福建李叶斑病病原菌种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亓政良;徐芳菲;王先洪;傅敏;王利平;洪霓;王国平;

    【目的】鉴定明确近年在福建新发生的李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采集李叶斑病叶进行组织分离,对获得的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结果】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共获得66个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菌株。对这些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ACT、TUB2、CHS-1、GAPDH及ITS)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它们分别归属于刺盘孢属的6个种,包括果生刺盘孢(C. fructicola)59个菌株、喀斯特刺盘孢(C. karstii)2个菌株、普洛柏刺盘孢(C. plurivorum)2个菌株、暹罗刺盘孢(C. siamense)1个菌株、无锡刺盘孢(C. wuxiense)1个菌株和李刺盘孢(C. pruni-salicinae)1个菌株,其中李刺盘孢(C. pruni-salicinae)为笔者鉴定出的1个新种。分离鉴定的6种刺盘孢的代表菌株,有伤接种结果显示它们均可使李叶片和果实致病,但其致病力明显不同,它们对桃、梨、柑橘和猕猴桃的致病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引起福建李叶斑病的病原菌有果生刺盘孢、喀斯特刺盘孢、普洛柏刺盘孢、暹罗刺盘孢、无锡刺盘孢和李刺盘孢6种,其中果生刺盘孢(C. fructicola)为优势种,占刺分离获得的盘孢属(Colletotrichum)菌株的89.4%。不同刺盘孢菌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2023年11期 v.40 2423-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贮藏·加工

  • 留树保鲜对恭城水柿果实品质、贮藏特性及翌年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旭;林清;黄丽;刘翠玉;徐阳;吴开云;龚榜初;

    【目的】探讨激素和叶面肥喷施对留树保鲜水柿的果实品质、贮藏特性及翌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水柿果实留树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在花后170~214 d每隔7~15 d分别喷施75%的GA_350 000倍液、0.01%2, 4表芸薹素内酯2800倍液及可溶性叶面肥800倍液3次(处理Ⅰ)、4次(处理Ⅱ)和5次(处理Ⅲ),同时增施0.5%的尿素和0.5%磷酸二氢钾作为追肥,以成熟后自然挂果、不增加追肥量的植株作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对不同采摘时间果实的色泽、营养成分含量、果实质地及贮藏特性的影响,并探讨留树保鲜措施对翌年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激素和叶面肥喷施导致果实色泽转变和营养成分转化延迟,减缓水柿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的下降,且处理组的果实在贮藏期营养成分含量和质地的下降相比对照组更缓慢,其中喷施混合液3次(处理Ⅰ)的延缓效果更为显著。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延迟采收后植株翌年的果实产量、果实大小和优质果率并无显著差异。【结论】留树保鲜技术能有效延迟水柿果实的成熟,且不会对果实品质、贮藏特性和翌年的产量、品质造成影响。因此,在近成熟期喷施3次GA3、表芸薹素内酯和可溶性叶面肥是水柿留树保鲜最经济有效的方案。

    2023年11期 v.40 2435-2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专论与综述

  • 中国香蕉育种研究进展

    曾鸿运;吴元立;黄秉智;

    近几十年来,中国香蕉产业快速发展。目前,中国是世界香蕉第二大生产国和消费国。然而,我国香蕉主产区香蕉枯萎病等病害肆虐;同时,这些地方多山地,土质贫瘠,夏季台风和洪涝频发,冬季霜冻严重。这些问题限制香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培育高产、优质兼具高抗逆性和适应性的香蕉品种是突破我国香蕉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也是我国香蕉育种工作者面临的难题和挑战。通过总结近年来香蕉育种的研究成果,论述香蕉育种方法、新品种选育目标以及主要面临的问题,展望今后研究重点与方向,以期为我国香蕉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2023年11期 v.40 2446-2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1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 ]

技术与方法

  • 氨基酸对荔枝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发生体系优化的研究

    王果;刘耀婷;王家保;李焕苓;

    【目的】探究氨基酸对荔枝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诱导的影响。【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别在妃子笑荔枝愈伤组织继代及体胚诱导阶段添加不同氨基酸,比较其对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诱导的影响。【结果】在愈伤组织增殖阶段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均显著提高愈伤组织增殖率,最优处理为基础继代培养基添加0.1 g·L~(-1)γ-氨基丁酸+0.2 g·L~(-1)谷氨酰胺,愈伤组织增殖率为初始接种量的14.04倍。与对照相比,氨基酸处理组的胚性愈伤组织淡黄,颗粒较小,细胞呈椭圆形,细胞质浓厚,多为正在分裂状态;非胚性愈伤组织浅白,水渍严重,着生于顶部或者边缘,易于剔除。在愈伤组织增殖阶段培养基中添加γ-氨基丁酸、谷氨酰胺和丙氨酸对后续的体胚发生及萌发影响极显著(p<0.01),最优配方为基础继代培养基添加0.3 g·L~(-1)γ-氨基丁酸+0.4 g·L~(-1)谷氨酰胺+0.05 g·L~(-1)丙氨酸,每克愈伤组织可获得461个体胚,77株组培苗。在体胚发生阶段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获得的体胚发生及萌发最优配方为基础诱导培养基添加0.3 g·L~(-1)γ-氨基丁酸+0.4 g·L~(-1)谷氨酰胺+0.05 g·L~(-1)丙氨酸,每克愈伤组织可获得270个体胚,72株组培苗。【结论】氨基酸可调节愈伤组织胚性,提高愈伤组织增殖率,促进体胚发生及萌发。

    2023年11期 v.40 2466-2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0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新品种选育报告

  • 晚熟黄绿色苹果新品种烟香翠的选育

    孙燕霞;赵玲玲;刘大亮;张学勇;杜晓云;宋来庆;刘学卿;程志娟;唐岩;

    烟香翠为晚熟黄绿色苹果新品种,是2003年从韩国引进的中熟苹果品种红露的实生后代,果实生育期为162~168 d。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果个较轻,平均单果质量118.3 g,成熟时果皮呈黄绿色,表面光滑,果肉黄白色,去皮硬度9.0 kg·cm~(-2),口感脆甜、肉质细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7.50%,可滴定酸含量为0.28%,可溶性糖含量为13.85%,维生素C含量为23.50 mg·kg~(-1)。适应性强、丰产性好、适宜免套袋栽培,山东、新疆、云南等苹果适栽区均可栽培,盛果期每公顷产量2.28 t。

    2023年11期 v.40 2477-2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晚熟鲜食黄桃新品种锦冠的选育

    叶正文;苏明申;杜纪红;李雄伟;张明昊;周慧娟;张夏南;胡洋;

    锦冠是以锦绣黄桃为母本、玉露蟠桃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优质中晚熟黄桃新品种。锦冠在上海地区的果实成熟期为7月中下旬,2019—2022年果实发育期为116~120 d,较锦绣早熟22~25 d,较锦枫早熟8~10 d。花为蔷薇型,有5片粉红色花瓣,花药紫红色,花粉较多,能自花结实。果实近圆形,果形指数0.98~1.04;果皮底色为黄色,果面紫红色的覆盖率25%左右;平均单果质量206 g;果肉黄色,肉质致密,汁液中等;黏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2.2%~14.2%,风味甜香;果实带皮硬度为10~12 kg·cm~(-2),贮运性较好;不同年份之间的表现有所差异。

    2023年11期 v.40 2482-2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观赏桃新品种鄢红的选育

    史喜兵;焦雪辉;岳长平;申潇潇;乔雨轩;

    鄢红是以嫣红早花桃为母本、早甜桃为父本进行杂交,从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观赏桃新品种。树势中等,树姿半开张,枝条长直,向阳面红色、背光面绿色;节间中等长度,平均长2.7 cm;以长枝着花为主,单枝着花数平均48朵;成花容易,花芽数中多;花蔷薇型,重瓣,平均花径4.2 cm,平均花瓣数29片,中层花瓣长1.46 cm,宽1.22 cm,卵形;花红色;有香味;雌蕊1~2枚,几乎等长于雄蕊;花药橘红色或浅褐色;萼片2轮,10片。在河南省许昌地区,3月1日左右现蕾,始花期3月5日左右,盛花期3月10—30日,末花期4月初,开花持续时间28 d左右。果面有长茸毛,底色绿白色,盖色为浅红色,椭圆形,果个大,平均质量70 g左右,最大可达120 g。耐旱,耐寒,在郑州地区露地栽植可安全越冬,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需冷量较低,在满足需冷量300~600 h的地区均可栽植。

    2023年11期 v.40 2486-2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早熟蓝莓新品种辽蓝513的选育

    刘有春;王兴东;王宏光;王升;魏鑫;袁兴福;魏永祥;刘成;陶承光;

    辽蓝513是以北高丛蓝莓品种斯巴坦(Spartan)为母本、南高丛蓝莓资源N6为父本杂交选育的F1代。果穗较松散,大果类型,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3.4 g,大果质量5.1 g,果面黑色,果粉中多,果蒂痕中、干、浅,萼洼深、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3.6%,总糖含量11.1%,可滴定酸含量0.69%,维生素C含量10.8 mg·100 g~(-1),花青苷含量93.90 mg·100 g~(-1),有香气(面积归一化相对含量42.8%),味甜,品质上。露地栽培模式下,辽宁熊岳地区4月下旬开花,6月中至下旬开始成熟,果实发育期55 d左右,成熟期稍早或同于早熟品种北陆,属早熟品种。该品种萌蘖多且长势强,结果枝培养快;果实成熟不易落果,果汁多,过熟不起沙,耐贮藏,适宜作为鲜食品种。

    2023年11期 v.40 2490-2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抗枯萎病中秆香蕉新品种桂蕉8号的选育

    周维;韦绍龙;韦莉萍;韦弟;李朝生;覃柳燕;田丹丹;李佳林;何章飞;黄素梅;

    桂蕉8号香蕉(AAA Cavendish)是从引进香蕉品系GCTCV-217-1不定芽通过~(60)Co-γ辐射诱变,再经病原菌高压筛选选育而成。桂蕉8号新植蕉株高为252.7 cm,叶柄长度约32.4 cm,假茎中围、基围分别为45.3 cm、66.4 cm。假茎底色为深绿色。叶姿直立,雄花蕾形状为卵圆形。果穗呈长圆柱形,把间距稍短,果把紧凑。常规种植条件下,新植蕉平均株产可达21.5 kg,宿根蕉平均株产可达23.9 kg,生果皮颜色为绿色,熟果皮颜色为金黄色,果肉颜色为黄白色。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20.10%,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9.42%,总酸含量为0.26 g·100 g~(-1),淀粉含量为1.05 g·100 g~(-1),维生素C含量为11.0 mg·100 g~(-1),蔗糖含量为4.80 g·100 g~(-1),钾含量为332.00 mg·100 g~(-1)。盆栽及大田抗枯萎病试验评价,桂蕉8号均表现为高抗。

    2023年11期 v.40 2494-2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草莓新品种白雪公主的选育

    王桂霞;常琳琳;孙瑞;董静;李双桃;宁志怨;钟传飞;张宏力;隗永青;高用顺;魏灵芝;刘志泰;张运涛;孙健;

    白雪公主(白74-1)是以草莓品种白雪小町自然实生种子选育和自交纯化而成的中熟草莓品种。果实圆锥形,果面白色或淡粉色。果肉白色,酸甜适中,香味浓郁,有菠萝香味。一、二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33.4 g,最大果质量48.0 g,果实纵径4.5 cm,横径4.0 c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1.4%,维生素C含量0.728 mg·g~(-1),可滴定酸含量0.64%,果实硬度1.17 kg·cm~(-2)。北京地区日光温室条件下1月下旬成熟,阜阳地区双层大棚条件下12月下旬成熟,连续开花结果能力强,商品果平均每666.7 m~2产量为1625 kg。通过田间观察,白雪公主对炭疽病、灰霉病和白粉病抗性较强。适合在北京、阜阳及生态条件相似区域栽培。

    2023年11期 v.40 2500-2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征订启事

  • 欢迎订阅2024年《农业大数据学报》

    <正>《农业大数据学报》(CN10-1555/G2,ISSN 2096-6369)2018年创刊,季刊,是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我国首个以研究论文和数据论文的形式综合报道数据资源、数据研究与大数据农业农村创新应用的学术期刊,目前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EBSCO、CABI、DOAJ等多家数据库收录。

    2023年11期 v.40 2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24年《果树学报》

    <正>《果树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分别被有关权威期刊评价机构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农林水产类权威学术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中国知网、中国知网长摘要双语出版、Scopus数据库CA、WJCI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2023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影响因子为1.693;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本刊复合影响因子为2.790,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2.117。已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果树学报》着重选发密切结合我国果树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栽培·生理·生态、植物保护·果品质量与安全、贮藏·加工、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新品种选育报告等。读者对象为果树学科的科研人员、高等农业院校师生及基层果树管理技术人员。月刊,每期192页码,定价30元,全年12期共360元。邮发代号:36-93,国外代号M1107。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2023年11期 v.40 2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24年《果农之友》

    <正>《果农之友》全彩版印刷,选发全新实用技术,荟萃果业科技信息,传播果业成功范例,引导果农发家致富。河南省一级科普期刊,河南省自然科学期刊二十佳提名期刊。连续多年入选河南省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最多时年增加发行量30万册)。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收录。原创短视频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年度科普影视频”;荣获“2021年度数字转型先锋期刊”“2021、2022、2023年度中国农业期刊融媒体先进单位”。月刊,每月1日出版,定价5元,全年12期共60元。邮发代号:36-225。也可汇款至本刊发行部订阅。

    2023年11期 v.40 2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瓜菜》

    <正>《中国瓜菜》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多次荣获河南省一级自然科学期刊、河南省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2021年度中国农业期刊精品期刊等荣誉称号。2024年《中国瓜菜》将继续及时报道瓜菜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科研新进展产业技术信息,努力把《中国瓜菜》打造成我国瓜菜科研和产业交流的优质平台,促进我国瓜菜行业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综合提升。本刊设有专题综述、试验研究、品种选育、产业经济、栽培与植保等栏目。适合瓜菜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瓜菜种植者、种子及产品经销商、行业组织及实体管理人员、瓜菜区领导等瓜菜从业者参阅。月刊,每月5日出版,定价8元,全年12期共96元。邮发代号:36-143;国外邮发代号:M2654。也可汇款至本刊发行部订阅。

    2023年11期 v.40 2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