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学报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电话:0371—63387308
    0371—65330928
邮箱:guoshuxuebao@caas.cn

银行汇款(审稿费、版面费)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管城支行

账 号: 16045601040002497

开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郑州果树研究所

附言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发票信息请发编辑部邮箱)。

访问量:872953

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

  • ‘串枝红’ב骆驼黄’杏F_1代糖酸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姜凤超;孙浩元;杨丽;张俊环;王玉柱;

    【目的】探索杏F_1代群体果实糖酸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科学选配亲本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杏品种‘串枝红’和‘驼驼黄’为亲本进行杂交,亲本及F_1代群体果实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采用离子色谱测定,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结果】杂交后代果实中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含量(ω,后同)范围为43.55~100.85 mg?g~(-1)。糖酸组分(除柠檬酸)、总糖和总酸含量均呈正态分布,说明它们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而柠檬酸含量主要集中在低酸区域,表现为偏正态分布,表明其遗传可能存在主效基因。各糖酸组分含量在杂交后代中均出现广泛分离(变异系数均超过20%),后代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均高于糖,表明糖比酸的选择潜力更大。杂交后代蔗糖、柠檬酸和总酸含量低于亲中值,表现为衰退变异。杂交后代糖酸性状的广义遗传力(H~2)差异不明显,均在0.70以上,其中蔗糖含量的H~2高于葡萄糖、果糖和总糖,柠檬酸含量的H~2高于苹果酸,表明糖酸性状的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不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结论】在‘串枝红’ב骆驼黄’杏F_1代中,蔗糖、葡萄糖、果糖、苹果酸含量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而柠檬酸含量可能是主效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在杂交后代中易获得高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低柠檬酸含量的单株。

    2018年06期 v.35 649-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野生毛花猕猴桃雄花花器性状及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钟敏;廖光联;李章云;邹梁峰;黄清;陈璐;黄春辉;陶俊杰;朱博;徐小彪;

    【目的】研究江西省内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的多样性。【方法】对江西省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资源开展调查和收集,分析花器表型性状变异和SSR遗传多样性。【结果】供试68份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的雄花花器在表型性状和DNA分子水平上均存在明显的变异和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29.19%,其中变异幅度最大的为花粉量(53.41%),最小的为花冠直径(15.47%)。通过表型聚类分析,可将该68份种质资源分为两大类群,类群A可分为2个亚类,大部分样品聚为第1亚类,主要表现为花梗较短,花冠较大,花粉活力较高,花冠颜色为粉红;第2亚类总体表现为花梗较长,花冠较小,花粉活力中等。类群B仅有2份样品,其特征为花冠大、雄蕊数多和高花粉量,在DNA分子水平上,筛选到的15对SSR有效引物共扩增出87个等位位点,均为多态性位点。Shannon’s信息指数为1.04,多态信息含量为46.48%。UPGMA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种质材料分为3类。2种聚类结果相似,Mantel分析中表型性状与分子标记结果呈显著相关(r=-0.79,p<0.05),SSR分子标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表型性状的变异情况。【结论】68份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花粉量、单花雄蕊数、花粉活力、花瓣颜色、花丝颜色、花梗长度是造成表型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SSR分子标记分析与毛花猕猴桃花器表型聚类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毛花猕猴桃雄花的多种表型性状是环境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8年06期 v.35 658-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利用流式细胞术快速鉴定169份香蕉种质资源的染色体倍性

    吕顺;任毅;王芳;胡桂兵;黄秉智;刘文清;何建齐;刘建平;曾莉莎;周建坤;麦景郁;张珂恒;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术快速测定169份香蕉种质资源的倍性,以期为香蕉遗传进化以及杂交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以‘小果野蕉’(AA)为内参,分析香牙蕉(Musa AAA Cavendish)、大蕉(Musa Dajiao)、粉蕉(Musa ABB Pisang Awak)、棱指蕉(Musa ABB Bluggoe)、龙牙蕉(AAB)、贡蕉(AA)、野生蕉等不同类型香蕉种质资源的染色体倍性。【结果】野生蕉、贡蕉均为二倍体,香牙蕉、棱指蕉、龙牙蕉均为三倍体,大蕉和粉蕉多数为三倍体,‘畦头大蕉’‘景洪野大蕉’‘粉杂1号’为四倍体。本研究中的香蕉杂交组合‘高州中把大蕉’ב那邦野蕉’、‘高州中把大蕉’ב广宁野生蕉’、‘高州中把大蕉’ב阿宽蕉’、‘华农中把大蕉’ב阿宽蕉’的后代均为四倍体,而‘广粉1号’ב那邦野蕉’为三倍体。‘海南红蕉’和‘飞亚-25’为三倍体。【结论】香蕉基因组和倍性十分复杂,根据形态特征鉴定香蕉染色体倍性,其结果可靠性很低。以嫩叶为材料,采用FCM技术可以快速、准确鉴定香蕉资源的倍性。

    2018年06期 v.35 668-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7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草莓生长素合成限速酶FaYUC1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何成勇;谢为发;张玲;高清华;段可;

    【目的】克隆草莓YUC家族新基因,探究其在草莓中的具体调控作用。【方法】以‘久香’草莓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克隆草莓果实大小调控相关的新基因,利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结合定量RT-PCR技术,分析新基因在草莓果实膨大调控中的作用。【结果】从‘久香’草莓果实中克隆到1个草莓果实大小调控相关的新基因,命名为FaYUC11(Gen Bank登录号:JX417083.1),用草莓幼果微注射法建立了病毒诱导FaYUC11基因沉默的转基因草莓体系,结果发现,FaYUC11基因沉默后果实的膨大和正常生长均受到影响,并且导致果实瘦果(种子)中游离生长素含量下降、果实纵横径增长率降低。【结论】FaYUC11基因是草莓生长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该基因通过调控生长素的合成继而调控果实的膨大。

    2018年06期 v.35 685-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锥栗不同种源优株种仁褐变差异性分析及评价筛选

    卢江泽;袁德义;肖诗鑫;邹锋;李建中;龚倩颖;何潇;王刚;

    【目的】挖掘种仁抗褐化能力强的锥栗资源,筛选出果实适合深加工型的锥栗良种。【方法】从96份笔者课题组前期调查的资源中优选30份不同锥栗种质资源的种仁,通过对其种仁褐变程度、总酚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根据不同优株果实种仁褐变差异性及其内含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锥栗种仁褐变程度差异显著,种仁抗褐化能力与褐变指数呈负相关,在30份资源中,ZNL-1、JZPYS-1与ZNL-15褐变指数较小,分别为0.067、0.083与0.150,ZNL-4和ZNL-13褐变指数较大,分别为0.600与0.650;30份种仁总酚含量差异显著,种仁褐变与总酚的含量呈正相关,其中ZNL-15种仁中总酚含量最低,为27.91 mg·100 g~(-1),而ZNL-13的种仁中总酚含量最高,为229.65 mg·100 g~(-1),为最低的8.2倍,同时褐变程度也最高;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显著,种仁褐变与维生素C含量的相关性弱,其中ZNL-15维生素含量高达67.23 mg·100 g~(-1),是含量最低ZNL-2的2.1倍。【结论】种仁抗褐变的优株为ZNL-1、ZNL-15与JZPYS-1,可用作锥栗杂交培育新品种的亲本,向锥栗产品深加工与利用方面拓展挖掘。

    2018年06期 v.35 693-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栽培·生理·生态

  • 不同质地的‘金帅’无锈芽变果肉细胞活性染色观察比较

    黄译瑾;屈海泳;王永章;杨绍兰;原永兵;

    【目的】比较不同质地的‘金帅’无锈芽变果实徒手切片、染色差异和荧光活性,以期寻找区分不同质地芽变果实新方法。【方法】利用直接对比、显微观察、荧光染色等方法对不同质地果实进行区分。【结果】贮藏后的‘金帅’无锈芽变果实可通过感官评测分为硬、软、绵不同质地;随质地变软,观察单一层次细胞排列越易,细胞变形程度越大,细胞层堆叠程度越小;染色后不同质地果实具有不同表现,其中荧光素二乙酸(FDA)区分不同质地果实效果最佳,质地硬、软、绵、无活性的细胞荧光值差异极显著。【结论】活性染色可以用于区分不同质地的‘金帅’无锈芽变果实,FDA染色后质地硬的果肉细胞活性最强,质地软的果肉细胞活性中等,质地绵的最弱。

    2018年06期 v.35 702-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柑橘高接换种中间砧不同抑萌和除萌处理的效果和成本比较

    袁梦;张超博;李有芳;江才伦;淳长品;彭良志;

    【目的】比较柑橘高接换种后中间砧不同抑萌和除萌处理的效果和成本,以及对嫁接芽树冠形成的影响。【方法】在‘卡里佐’枳橙砧‘塔罗科’血橙高接换种为‘龙回红’脐橙后,对暴露枝干(中间砧)分别用防草布包裹、石硫涂白剂和新型复合涂料涂刷以防止中间砧萌蘖和高温日灼,对发生的萌蘖采用不同的除萌方法(刀削芽眼、掐断嫩芽留带叶芽桩、抹芽、抹芽后涂NAA)处理,调查统计萌蘖量、日灼、嫁接芽生长和树冠形成情况,并对其成本进行比较。【结果】各抑萌处理都有效延缓了萌蘖时间,萌蘖量随时间推移而下降;防草布、石硫涂白剂和复合涂料抑萌处理的中间砧萌蘖总数分别比对照减少83.7%、24.9%和42.1%;与对照相比,3个抑萌处理均显著促进了高接的‘龙回红’脐橙第1次新梢生长,但对第2次和第3次新梢生长无显著影响,防草布处理则显著削弱了第4次新梢的生长;防草布、石硫涂白剂、复合涂料和对照中间砧日灼斑平均发生数量分别为4.7、1.4、0.8、2.6个,25%对照的中间砧出现树皮坏死感染现象;抑萌处理以防草布成本最高,复合涂料和石硫涂白剂次之。除萌处理方面,刀削芽眼和抹芽后涂NAA处理均能有效抑制原芽眼再次萌发,原芽眼再萌率分别为13.0%和23.4%,而留带叶芽桩和抹芽处理则分别为69.3%和77.2%;第1次除萌后各除萌处理的后续总萌芽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抹芽295.8%、留带叶芽桩224.6%、刀削122.0%、抹芽涂NAA99.5%。留带叶芽桩处理的除萌成本最高,刀削芽眼最低。【结论】复合涂料处理中间砧的防萌蘖、防日灼和对树冠形成的综合效果最好且成本低,刀削芽眼和抹芽后涂NAA的除萌效果好、成本低。

    2018年06期 v.35 711-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三季梨’果实后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马风丽;贾晓辉;王志华;李艳;杜艳民;佟伟;孙平平;崔建潮;王阳;王文辉;

    【目的】明确西洋梨果实后熟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及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找到反映果实后熟进程的特征指标,实现西洋梨果实后熟程度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以‘三季梨’果实为试材,比较果实不同后熟时间的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三季梨’果实后熟过程中,果皮色泽由绿转黄,亮度逐渐增加;叶绿素光化学效率(F_v/F_m)前6 d无明显变化,后2 d迅速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淀粉指数(SI)升高,酶含量降低,后熟6 d时出现乙烯和呼吸跃变峰。果实的后熟软化伴随着果皮叶绿素含量、h°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F_0、F_v等指标的下降。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硬度分别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h°值、F_m和F_v等表征果皮颜色的指标以及与淀粉含量、纤维素酶活性等软化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_0和F_v/F_m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发现,果皮颜色h°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F_0、F_v、F_m和F_v/F_m呈极显著正相关,与L*、a*、b*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西洋梨果实后熟主要是由于淀粉含量下降、纤维素酶活性变化引起果实硬度下降以及果皮叶绿素降解导致果面由绿转黄,最终完成果肉软化、果皮转黄的后熟过程。另外,以硬度下降至3 kg·cm~(-2)时作为果实最佳食用期,后熟过程中可通过果皮颜色或叶绿素荧光参数来对果实最佳食用期进行无损判断,当测定h°值低于105或L*值高于70时,或F_v/F_m低于0.7时,果实达到最佳食用期。

    2018年06期 v.35 718-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5个意大利酿酒葡萄品种与我国酿酒主栽品种果实品质特性比较

    谭伟;李晓梅;董志刚;谭敏;茹慧玲;唐晓萍;

    【目的】进一步了解从意大利引进的5个酿酒葡萄品种(‘Corvina’‘Corvinone’‘Garganega’‘Molinara’‘Rondinella’)果实特性。【方法】以5个意大利酿酒葡萄品种和‘赤霞珠685’‘霞多丽277’成熟果实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4个红色意大利品种果皮总花色苷含量显著低于‘赤霞珠685’,而‘Molinara’显著低于其他3个品种。‘Corvinone’果皮总酚、单宁和原花色素含量仅次于‘赤霞珠685’,但总类黄酮含量最高;‘霞多丽277’果肉酚类物质含量最高,‘Corvina’次之,‘Corvinone’居第三位;‘Corvina’种子酚类含量最高。7个品种果实挥发性香气成分中,‘Garganega’种类最多,‘Corvina’最少;检测到的7类挥发性香气中,中短链脂肪酸含量最高,醇类次之,乙酸酯最低;有5种香气化合物(癸醛、苯乙醛、β-大马士酮、β-紫罗兰酮和香叶醇)含量超过了阈值,其中苯乙醛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最大;果实花香、焦糖味OAV值分别居第一、第二位,‘Corvinone’‘Molinara’和‘Rondinella’水果香OAV居第三位,而其他4个品种植物味居第三位。【结论】7个品种果实各有特点,也有共同点。根据其酚类物质和香气特点,在杂交培育新的品种时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性筛选杂交后代,也可根据各品种特点进行酿造工艺改良。

    2018年06期 v.35 729-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钙处理对葡萄果实花青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余俊;赵玉华;白描;杨国顺;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钙处理对葡萄花青素合成及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喷钙时期、浓度、部位,为葡萄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 a(年)生‘美人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钙处理水平(0、1、3、5、8 g·L~(-1))、施肥方式(叶果喷施和浸果)及时期(第1次膨大期和第2次膨大期)对葡萄果实品质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钙处理可明显提高果实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及花青素含量,并降低果实硬度和酸度,果实品质和花青素含量随着钙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5 g·L~(-1)时效果最好,同时还发现钙处理效果在葡萄第2次膨大期优于第1次膨大期,浸果处理优于叶果喷施处理。第2次膨大期5 g·L~(-1)钙溶液浸果处理的花青素含量为820.23 nmol·g~(-1)(约为对照的5.72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ω)为16.23%(约为对照的1.28倍)、固酸比为63.40(约为对照的1.67倍),而总酸含量(ω)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为0.26%(约为对照的0.76倍)。【结论】在葡萄第2次膨大期采用5 g·L~(-1)钙溶液浸果处理,对于提高葡萄品质和果实花青素含量最为有利。

    2018年06期 v.35 741-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7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专论与综述

  • 同位素技术在水果及制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庞荣丽;王书言;王瑞萍;党琪;郭琳琳;谢汉忠;方金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果品因其营养丰富在农产品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其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消费者更加在意产品的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投入到农产品产地溯源技术研究中,而同位素技术则因其独特性被认为是植物性产品产地溯源的有效分析手段之一。我国在该方面研究起步较晚,且已有研究多集中于粮食、茶叶、畜产品、水产品等方面,有关水果及制品产地溯源方面也有报道,但均不系统。笔者比较了植物性农产品产地溯源中常用技术的优势及不足,分析了同位素技术在植物产品产地溯源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列举了C、H、O、N、S、Pb、Sr、B等常用同位素在产地溯源技术中的应用意义及其特征,综述了同位素技术在葡萄、苹果、柑橘、大枣等果品产地溯源中的已有应用,剖析了其在产地溯源中应用的优势及局限性,并对同位素技术在水果及产品产地溯源中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推动我国水果及制品产地溯源技术研究工作不断深入,促进同位素溯源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及控制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2018年06期 v.35 747-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9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柑橘β-柠乌素积累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王莎莎;栾雨婷;徐昌杰;

    色泽是果实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类胡萝卜素是柑橘等成熟果实的特征色素,其积累影响果实外观。β-柠乌素是一种红色类胡萝卜素,在柑橘成熟果实红色色泽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从β-柠乌素物理化学特性、在柑橘中的分布、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4(CCD4)、影响/调控积累的果实发育阶段、温度、乙烯和GA_3等内外因子等方面综述了柑橘β-柠乌素积累及其调控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热点作了展望,以期为增进柑橘果实色泽提供参考。

    2018年06期 v.35 760-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新品种选育报告

  • 柑橘新品种‘桂夏橙1号’的选育

    唐艳;陈传武;付慧敏;伊华林;邓崇岭;邓光宙;刘冰浩;李丁凤;

    ‘桂夏橙1号’是从‘阿尔及利亚夏橙’芽变中选育的柑橘新品种。果实圆球形或椭圆形,果皮橙黄色,果面较粗糙,果顶圆,果肉橙黄色,味酸甜,多汁,有香气;果大,单果质量197.8~259.7 g,果实横径71.0~80.3 mm,纵径68.6~80.1 mm,果形指数0.94~1.03;种子数平均1.68粒,一般1~3粒。可食率70.28%~76.47%,果汁率44.99%~54.3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ω)10.2%~13.3%,每100 m L果汁中含维生素C 45.96~55.04 mg,柠檬酸0.68~1.20 g,全糖7.18~9.65 g,固酸比9.92~15.07;果实较化渣,品质好。果实生育期320~380 d,在桂林灵川3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成熟。适合广西省桂林以南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栽培,盛果期每hm2产量可达60 000 kg,丰产性好。

    2018年06期 v.35 769-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榛新品种‘晋榛1号’的选育

    梁锁兴;李一路;侯东梅;张明丽;杜海燕;席海源;孟庆仙;

    ‘晋榛1号’是由‘平欧28号’实生播种选育而成的抗寒性较强的平欧杂种榛新品种。雄花发育良好,果实近圆形,果面光洁,黄白色,果壳较薄,为1.48 mm,果个大,平均单果质量2.6 g,最大单果质量3.4 g,果仁饱满,味香甜;出仁率高达42%,脂肪含量(ω,后同)56.9%,蛋白质含量18.4%,含碳水化合物8.7%,品质上乘。果实生育期95~100 d,在山西太谷地区果实成熟期为8月下旬;花序花朵数4~15朵,每朵花有2枚柱头,萌芽率为44.6%,成枝力为3.6。抗寒性强,比母本树的雄花序多,开花物候期晚有利于避开晚霜危害。果实在5~18℃通风干燥的室内可存放1 a(年)。适宜山西忻州以南地区栽植发展,其他地区推广需进一步开展区试。第3年开始结果,第5年达初盛果期,每666.7 m2产量超过145.7 kg,第7年达盛果期,每666.7 m2产量超过224.7 kg,丰产性强。

    2018年06期 v.35 773-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