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学报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电话:0371—63387308
    0371—65330928
邮箱:guoshuxuebao@caas.cn

银行汇款(审稿费、版面费)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管城支行

账 号: 16045601040002497

开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郑州果树研究所

附言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发票信息请发编辑部邮箱)。

访问量:898739

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

  • 苹果MdDRB1基因在番茄中异位表达与功能研究

    赵先炎;赵强;刘鑫;郝玉金;由春香;

    【目的】将苹果Md DRB1基因转入番茄中,探究苹果MdDRB1基因在番茄中的异位表达与功能。【方法】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苹果基因Md DRB1转入番茄植物体内,用PCR检测到该基因已整合到番茄总DNA中。对获得的5个转基因番茄株系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挑选MdDRB1基因表达水平由低到高的3个株系,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与生长素有关的mi RNAs及相应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对非转基因和转基因番茄进行3μmol·L-1IAA和5μmol·L-1IAA处理,对植株进行向光性检测。【结果】转基因株系中miR164、miR160、mi R393表达量下调,mi R167表达量上调,同时,它们分别对应的番茄中的靶基因SlNAC1、SlARF10和SlARF16、SlTIR1的相对表达量上调,SlARF8相对表达量下调。IAA处理后,转基因株系幼苗的侧根数目比未转基因植株增多,同时,转基因株系幼苗的向光性也增强。【结论】苹果Md DRB1基因在番茄中的异位表达,通过抑制生长素响应相关的mi R164、miR160、miR393和增加miR167的积累水平,部分解除其对下游靶基因SlNAC1、SlARF10和Sl ARF16、SlTIR1以及增加Sl ARF8的转录后基因沉默作用,进而提高了转基因番茄对生长素响应的敏感性。

    2015年02期 v.32 177-185+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0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杏遗传多样性评价所需SSR等位变异数目估计

    章秋平;刘威生;刘硕;魏潇;刘宁;

    【目的】研究等位变异数目的多少对杏材料间遗传关系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以55对SSR引物对140份杏材料的检测结果为样本,运用矩阵相关检测的方法分析由不同SSR等位变异数目组成的相似矩阵与总等位变异相似系数矩阵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所用SSR引物共检测到877个等位变异。随着抽取等位变异数目的增加,获得的相似矩阵与原矩阵(877等位变异)间的相关系数迅速增加。当选取的等位变异数目达到575时,与原等位变异共表型的相关性超过90%。【结论】所需最小等位变异数目与样本群体大小之间存在Y=149.5ln(X/12)+200.2的曲线方程,这个方程能够估算出在客观评价杏遗传群体时需要的最少SSR等位变异数目,并且认为这些SSR位点应尽量均匀分布在所有染色体上。

    2015年02期 v.32 186-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9个新疆杏品种间杂交亲和性研究

    彭晓莉;廖康;贾杨;刘欢;马微;徐乐;

    【目的】了解新疆杏品种间杂交亲和性,为授粉树的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个新疆杏品种为试材,测定各品种的花粉量、花粉活力,设置不同品种间72个授粉组合,测定杂交组合的花粉管生长状况及坐果率等指标,以判定不同杂交组合的亲和性。【结果】9个品种平均花粉量为每花药1 474.4粒,品种间差异极大。各品种平均花粉萌发率为44.0%,其中,‘库曼提’花粉萌发率较高,为80.0%,‘树上干’较小,仅17.5%。不同授粉组合的平均坐果率为25.9%,较自然授粉平均高2.7倍,以‘阿克阿依’为母本,‘轮台白杏’为父本的授粉组合坐果率最高,达64.2%。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所有杂交组合花粉多在授粉后24 h萌发并伸长,授粉96 h后到达花柱基部进入子房,但各组合花粉在花柱原位萌发的速度及花粉管生长速度存在差异,以‘佳娜丽’为母本,‘库尔勒托永’为父本等9个组合,花粉管生长延长到花柱中下部后,停止向下生长,只有个别能正常生长到达子房。【结论】各品种间花粉量、花粉活力差异极大。在72个授粉组合中,坐果率小于6%的授粉组合,花粉管未到达花柱基部或到达基部的速度慢,比率小,表现为杂交不亲和;坐果率较高的授粉组合,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的速度快,比率大,亲和性强,适宜搭配建园。

    2015年02期 v.32 192-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栽培·生理·生态

  • 生长素对油桃‘24-30’果实软化和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

    曾文芳;王志强;潘磊;刘慧;牛良;鲁振华;崔国朝;

    【目的】研究‘24-30’油桃果实发育后期及采后萘乙酸处理下果实硬度和乙烯的变化。【方法】以‘24-30’油桃为试材,检验其果实的硬度和乙烯释放量,以及经采后萘乙酸处理下乙烯生物合成基因(ACS1、ACS4、ACO1)和果实软化关键基因(PG1)的表达量。【结果】‘24-30’采前采后过程中果实硬度和乙烯释放量变化均不明显;与对照果实相比,经NAA处理果实的硬度明显下降,乙烯释放量迅速增加,且处理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实时定量表达分析表明,经NAA处理果实与对照相比,PG1和ACS1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且处理浓度越高,基因上调表达越明显。NAA处理对ACS4和ACO1的表达没有明显作用。【结论】‘24-30’油桃采前和采后果实一直维持较高硬度是由于乙烯释放量较低。采用萘乙酸处理‘24-30’油桃果实,可以促进‘24-30’油桃ACS1基因的表达和乙烯的释放,进而导致重要细胞壁相关基因PG1表达上升,加速果实软化。

    2015年02期 v.32 200-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6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施硒和6-BA对葡萄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王帅;王海波;王孝娣;史祥宾;王宝亮;郑晓翠;刘凤之;

    【目的】明确氨基酸硒和6-BA对葡萄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为延缓叶片衰老技术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设施延迟栽培条件下叶片衰老速度不同的‘意大利’和‘无核白鸡心’2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分别进行叶面喷施氨基酸硒和6-BA处理,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对照,研究施硒及6-BA对叶片衰老期间各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外源氨基酸硒和6-BA处理显著延缓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从而减慢了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的上升速率,延缓了叶片衰老。2个品种间比较,‘意大利’叶片衰老缓慢,在生育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结论】氨基酸硒和6-BA处理可有效提高叶片的抗衰老能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

    2015年02期 v.32 206-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 ]
  • 2种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成果;陈立业;王军;陈武;张振文;

    【目的】探究不同整形方式对酿酒葡萄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而对多主蔓扇形及厂字形在我国新疆产区表现的优劣作出评价。【方法】以多主蔓扇形和厂字形2种整形方式的‘赤霞珠’葡萄为试材,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别测定成熟叶片光合作用相关参数及光响应曲线,调查植株叶幕特征,测定采收期浆果的理化指标并利用HPLC-MS对花色苷总量进行分析。【结果】与多主蔓扇形相比,厂字形整形增强叶片光合速率的同时提高果实品质,这主要归因于厂字形整形方式为树体带来以下3方面的改变:1)增加植株叶面积总量;2)增强叶幕光照透射率;3)增加果际周围光合有效辐射(PAR)。与多主蔓扇形相比,厂字形整形下的叶片光合能力更强,代谢速率更快,并且具备更强的利用弱光和抵御强光的能力。虽然厂字形整形使得植株的产量降低,但其果穗质量更小,更加松散,且采收期果实含有的种子和果皮鲜质量更大,种子数量更多。另外,厂字形整形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花色苷浓度也高于多主蔓扇形。【结论】与传统的多主蔓扇形相比,厂字形整形方式更有利于果实酿酒品质的提升。

    2015年02期 v.32 215-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5K]
    [下载次数:10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2 ] |[阅读次数:2 ]
  • 葡萄设施栽培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马艳春;姚玉新;杜远鹏;臧兴隆;翟衡;

    【目的】了解大量施肥条件下种植年限对设施葡萄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设施葡萄合理施肥和可持续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了泰安市角峪镇同一农户设施葡萄种植2、7和12 a(年)土壤,以棚外土壤为对照,调查了不同种植年限下土壤的理化性状的变化。【结果】设施大棚内土壤容重均显著高于棚外对照,以种植葡萄7 a的大棚土壤容重最大,12 a棚土壤次之;随棚龄增大,土壤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下降;根系分布层土壤的p H值显著低于对照,其中设施种植7 a的p H仅5.0;电导率和总盐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且表层含量明显高于下层;总氮含量低于对照,总磷、总钾、速效氮磷钾、微量元素和各种盐离子含量均高于对照,以盛果树的7 a棚土壤最高;露地主要盐离子以Ca2+、Mg2+和Cl-为主,而7和12 a棚土壤以Ca2+、K+、SO42-和NO3-为主,K+、Ca2+、Mg2+、SO42-和NO3-与土壤p H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随着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酸化、盐渍化、表层富营养化和重金属Cu、Zn积累,大量施肥可能是主要原因。

    2015年02期 v.32 225-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9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1 ]
  • 引入石河子地区的5个葡萄砧木抗寒性比较

    高登涛;白茹;鲁晓燕;魏志峰;郭景南;

    【目的】检测引进葡萄砧木品种在新疆石河子地区的抗寒适应性,筛选出具有较好抗寒性的品种,为新疆葡萄砧木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引入石河子地区的5个葡萄砧木品种的1 a(年)生枝条为试材,分别在-10℃、-15℃、-20℃、-25℃、-30℃、-35℃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4℃贮藏的枝条为对照,测定其相对电导率、萌芽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理指标,计算了其半致死温度,同时进行了田间自然鉴定。【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各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贝达’、‘5BB’、‘5C’、‘420A’、‘110R’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4.60℃、-32.00℃、-24.40℃、-14.79℃、-14.07℃;抗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田间鉴定结果与电导法和保护酶活性法结果一致。【结论】5种供试材料中,‘贝达’和‘5BB’抗寒性最强。电导法和保护酶活性法是葡萄砧木抗寒性的有效预选方法。

    2015年02期 v.32 232-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4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1 ]
  • 毛花猕猴桃‘华特’果实发育特性研究

    张慧琴;谢鸣;肖金平;周利秋;宋根华;

    【目的】‘华特’是近年来通过挖掘野生资源育成的一个大果优质毛花猕猴桃品种,为深入了解其果实发育特性、品质和利用价值。【方法】基于BBCH衡量方法,研究了从花后至衰老整个过程的果实形态、生长和发育等特性,以及果实碳水化合物和有机酸的积累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明确了‘华特’猕猴桃果实发育亦呈现细胞分裂、果实膨大(以淀粉积累为主)和果实成熟3个重要时期。根据BBCH衡量法,细胞分裂期主要包含70-74阶段,果实膨大期包含74-80阶段,果实成熟期包含80-90阶段。猕猴桃淀粉积累周期较短,以果糖含量为最高,糖组份分配合理,有机酸积累时间较长,能在蔓上软熟,可食期长,适合观光采摘种植。【结论】构建一个系统描述‘华特’果实生长发育的标准模型,为其进一步的分子生理研究提供依据。

    2015年02期 v.32 238-246+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7K]
    [下载次数:8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波尼’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动态分析

    贾晓东;罗会婷;翟敏;李永荣;郭忠仁;乔玉山;

    【目的】为明确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动态及果实品质机理。【方法】以薄壳山核桃‘波尼’(Pawnee)品种为试材,对其外观形态变化进行拍照记录并对果实质量、坚果质量、果高、坚果高度、果径、坚果横径、果形指数、坚果果型指数、种仁质量、出仁率、果皮厚度和坚果壳厚度12个果实发育相关性状变化规律进行了测定及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果实发育,果质量、种仁质量、出仁率、果高、坚果高度、果径、坚果横径、坚果果形指数等指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果皮厚度随果实发育逐渐增大,果形指数随果实发育持续减小,而坚果壳厚度先下降再上升。【结论】花后145~155 d大部分性状,尤其是决定果实品质、卖相的关键性状均达到最优值。果实发育多数性状指标变化规律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性状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

    2015年02期 v.32 247-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3K]
    [下载次数: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荔枝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刘丽琴;石胜友;李伟才;魏永赞;舒波;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明荔枝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方法】通过改良涂片法对荔枝品种‘妃子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多核仁、单价体、落后染色体、分裂不同步、不均等分裂、多分体等异常情况,为观察细胞总数的8.5%。异常情况多集中于前期Ⅰ、中期Ⅰ、前期Ⅱ和四分体时期,分别为各时期观察细胞总数的71.56%、33.33%、15.85%和31.25%,并对其形成的机制进行了讨论。【结论】分裂过程中发现的落后染色体、染色体片段、不同步以及不均等分裂等异常现象主要来源于终变期出现的较高频率的单价体,与细线期发现的多核仁现象没有直接关系,异常现象是导致多分体形成的主要原因,可导致花粉败育。异常行为的发生可能与品种、个体或气候因素有关。

    2015年02期 v.32 254-258+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3个甜瓜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HS-SPEM/GC-MS比较分析

    赵光伟;徐志红;孔维虎;张健;徐永阳;

    【目的】探究不同香味类型甜瓜品种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方法】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检测到网纹甜瓜‘C51’、‘C52’以及薄皮甜瓜‘白玉满堂’3个甜瓜品种香气成分种类分别为92种、58种、54种,以酯类为主。其中三者共有香气成分10种,为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1-丁醇酯、乙酸己酯、(Z)-乙酸-3-己烯-1-醇酯、2,3-丁二醇二乙酸酯、乙酸辛酯、乙酸苯甲酯、苯基乙醇、(E)-6,10-二甲基-5,9-十一烷二烯-2-酮、十三烷,其中以乙酸苯甲酯含量最高。厚皮甜瓜‘C51’、‘C52’共有成分为8种,分别为丙酸-2-甲基丙酯、丁酸-2-甲基丙酯、乙酸庚酯、(Z)-乙酸-3辛烯-1-醇酯、丙酸-2-戊醇、2,4-壬二烯-1-醇、(E,Z)-2,6-壬二烯醛、(Z,Z)-3,5-辛二烯。氯乙酸-2-苯乙酯、丙酸-2-甲-3-苯乙酯为‘C51’果实所特有,含量分别高达16.58%和2.09%。(Z)-3-壬烯-1-醇、(E,Z)-3,6-壬二烯-1-醇、(E)-6-壬烯醛是‘C52’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含量分别为2.57%、3.14%、4.29%。薄皮甜瓜‘白玉满堂’含硫化合物种类和含量远高于2个供试厚皮甜瓜品种,并且甲基硫代醋酸乙酯、2-甲基硫代乙酸甲酯、3-甲硫基丙酸乙酯、甲基硫丙杂环、烯丙基甲硫醚为其所独有,占其香气总含量的9.02%,其中烯丙基甲基硫醚、甲基硫丙杂环在甜瓜果实中未见报道,推测含硫化合物可能是薄皮甜瓜的特征香气成分之一。【结论】呼吸跃变型甜瓜香气成分种类最为丰富。不同类型甜瓜果实特征香气存在一定差异。

    2015年02期 v.32 259-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9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果品质量与安全

  • 2株桃树根际细菌Alcaligenes faecalis对根癌病的抑制作用

    高之蕾;李茜;郭荣君;李世东;李世访;王红清;

    【目的】筛选拮抗根癌病的生防细菌,为根癌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材料。【方法】采用平板拮抗法测定桃树根际、茎和土壤中细菌对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拮抗活性;以向日葵和番茄为感病植物,测定拮抗菌的防病效果;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明确高效生防菌的分类地位。【结果】利用平板拮抗法从125株桃根际细菌中,筛选出2株可在YEB培养基平板上产生抑菌圈的拮抗菌株51-A和51-B和5株没有抑菌圈但长势良好的菌株。将浓度为106cfu·m L-1的待测菌的菌悬液和A.tumefaciens菌悬液以10∶1的比例混和接种向日葵7 d后,菌株51-A和51-B可显著抑制根癌瘤的形成,防效分别为98.0%和97.0%;提前接种拮抗菌菌悬液,第2天接种病原菌菌悬液,可明显抑制番茄根癌瘤的形成,防效分别为91.9%和86.5%。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将51-A和51-B归为粪产碱菌A.faecalis。【结论】粪产碱菌A.faecalis 51-A和51-B对A.tumefaciens引起的根癌病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可用于根癌病的防治。

    2015年02期 v.32 267-273+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2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山西省‘赞皇大枣’黑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高芬;褚建梅;李静虹;王梦亮;

    【目的】明确山西省‘赞皇大枣’黑腐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2011—2013年从山西石楼‘赞皇大枣’种植区采集新鲜‘赞皇大枣’黑腐病果样品,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和柯赫氏法则回接证病;采用形态学和ITS r DNA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菌;采用菌落生长法和血球计数板孢子计量法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明确了链格孢属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是引起‘赞皇大枣’黑腐病的优势病原菌。该菌生长的最适条件为温度28℃,p H 8;最佳碳源葡萄糖,最佳氮源硝酸钠,最佳培养基PDA;光照对菌丝生长无影响。产孢的最适条件为温度28℃,p H 10,不加碳源,最佳氮源硝酸钠,光暗交替有利于产孢。【结论】山西省‘赞皇大枣’黑腐病主要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的明确,为后续的病原侵染规律和病害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5年02期 v.32 274-280+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9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辽东地区蓝莓根际土壤线虫的营养类群结构

    罗璇;黄国辉;

    【目的】针对辽东地区蓝莓根际土壤线虫的营养类群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比较形态学分类方法对辽东地区蓝莓根际土壤线虫的主要属种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共鉴定出土壤线虫9806条,分属19个科29个属。其中食细菌线虫类群(bacterial feeder,BF)和植物寄生线虫类群(plant parasitic feeder,PP)较多,食真菌线虫类群(fungi feeder,FF)较少,杂食-捕食性线虫类群(omnivore-predators feeder,OP)数量最少;非植物寄生线虫属18个,植物寄生线虫属11个,植物寄生线虫属占总调查属数量的1/3以上,尤其是垫刃线虫属(Tylenchus)、伪垫刃线虫属(Nothotylenchus)的线虫检出频率较高,分别涉及蓝莓的10个和7个品种,占调查蓝莓品种总数的83%和58%。【结论】辽东地区蓝莓根际土壤中植物寄生线虫数量超出土壤线虫正常范围的阈值。

    2015年02期 v.32 281-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杧果露水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杨永利;蒲金基;张贺;韦运谢;李增平;刘晓妹;

    【目的】明确杧果新病害露水斑病病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的生物学特性,以便为该病害的发生规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了不同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菌丝在杧果葡萄糖琼胶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生长温度20℃,最适p H值7~8,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菌丝对有机碳源乳糖和有机氮源氨基乙酸利用最好,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 min;产孢量以25℃、p H 6、光暗交替、麦芽糖为碳源、L-胱氨酸为氮源时最大;分生孢子萌发率以25℃、p H7、液态水、有机碳源阿拉伯糖、有机氮源L-天冬氨酸为最适条件,分生孢子致死温度50℃、10 min。【结论】杧果露水斑病菌喜好20~25℃、弱酸至弱碱、高湿、富含有机营养的环境。

    2015年02期 v.32 285-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贮藏·加工

  • 3个不同苹果品种果实品质及对1-MCP的吸附释放规律

    董晓庆;朱守亮;James H·Lee;Donald J·Huber;

    【目的】探讨生产上苹果不同品种贮藏保鲜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以3个苹果品种‘旭’、‘嘎拉’、‘蜜脆’为试验材料,用1-甲基环丙烯(1-MCP)进行处理,分析研究了其采收时的品质及对1-MCP的吸附释放特性规律。【结果】‘旭’、‘嘎拉’、‘蜜脆’3个苹果品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固酸比和果肉颜色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采后1 d内部乙烯含量较低,但3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旭’、‘嘎拉’、‘蜜脆’果实经过20μL·L-11-MCP于20℃下处理12 h后,内部积累的1-MCP量显著不同,其中‘蜜脆’积累的最多,其次为‘嘎拉’,‘旭’果实内部基本没有积累;而瓶内的1-MCP消耗量没有差别(12 h后,‘旭’、‘嘎拉’和‘蜜脆’瓶内1-MCP消耗量分别为18.3%,17.3%和18.9%)。经过100μL·L-11-MCP于20℃下处理6 h后取出,1-MCP从不同品种果实向外释放的速率和释放量显著不同(P<0.05)。前3 h,‘嘎拉’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最大,3 h后,‘蜜脆’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最大,‘旭’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一直最小。【结论】‘旭’、‘嘎拉’、‘蜜脆’3个不同苹果品种在采后时的品质、内部乙烯含量以及对1-MCP的反应特性不同。经1-MCP处理后,内部积累的1-MCP量显著不同:‘旭’、‘嘎拉’和‘蜜脆’对1-MCP的吸附量(6 h)分别为16.2%、19.8%和7.0%。

    2015年02期 v.32 29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外源草酸对猕猴桃采后果实扩展青霉生长及展青霉素积累的影响

    朱玉燕;邬波龙;姜天甲;郑小林;

    【目的】探究外源草酸对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生长和展青霉素积累的效应,以及草酸处理对猕猴桃采后果实接种P.expansum后病害及展青霉素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试验,研究不同浓度草酸对P.expansum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展青霉素积累的调控;同时以美味猕猴桃‘布鲁诺’(Actinidia deliciosa‘Bruno’)为材料,研究采后50 mmol·L-1草酸浸泡处理对果实采后损伤接种P.expansum后病害发展及展青霉素积累的影响。【结果】当PDB或PDA培养基内含1~10 mmol·L-1草酸时,p H无论中和与否,均对扩展青霉孢子萌发、菌落扩展和展青霉素积累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采后50 mmol·L-1草酸浸泡处理显著抑制了猕猴桃果实损伤接种P.expansum后病斑的扩大,而且显著降低腐烂果肉中展青霉素含量。【结论】外源草酸能有效抑制P.expansum孢子萌发和生长,采后草酸处理能抑制猕猴桃果实青霉病害的发展、降低展青霉素的累积,从而降低猕猴桃果实采后腐烂,提高果实贮藏性。

    2015年02期 v.32 298-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8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新书推介

  • 欢迎邮购《果树学报》2014年增刊(樱桃专刊)

    <正>《果树学报》2014年增刊(樱桃专刊)是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分会召开的2014年中国樱桃年会征集精选的论文集,共收录42篇论文,内容包括国内外樱桃研究现状与动态,樱桃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樱桃分子生物学、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栽培生理生

    2015年02期 v.32 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论与综述

  • 糖酸组分及其对水果风味的影响研究进展

    郑丽静;聂继云;闫震;

    可溶性糖和有机酸既是水果的重要营养成分,也是水果的重要风味物质,其构成和含量水平是决定水果甜酸风味的关键因素。就糖酸组分及其对水果风味影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水果中的可溶性糖,水果中的有机酸,糖酸对水果甜酸风味的影响,以及水果采后甜酸风味变化,并指出在覆盖品种、甜酸风味评价指标、基于糖酸组成和甜酸风味的品种分类等方面均有待拓展和深入。

    2015年02期 v.32 304-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4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1 ] |[阅读次数:0 ]
  • 完全甜柿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裴忺;张青林;郭大勇;刘继红;罗正荣;

    在湖北罗田和麻城为中心的大别山区分布的系列中国原产完全甜柿(简称"中国甜柿"或CPCNA)是世界罕见的柿属植物种质资源,其与日本原产完全甜柿(简称"日本甜柿"或JPCNA)独立起源及其自然脱涩受显性单基因位点控制的特点,在完全甜柿遗传改良中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在简要介绍日本甜柿遗传改良研究和育种成就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中国甜柿自然脱涩性状遗传规律及其早期筛选,并主要基于最近的研究结果对中国甜柿快速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研究近况进行了总结。

    2015年02期 v.32 313-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4K]
    [下载次数: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分子技术的柑橘黄龙病研究进展

    许美容;戴泽翰;孔维文;邓晓玲;

    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害在世界多个柑橘主产区发生与流行,使其再次引起了世界柑橘生产者和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目前认为柑橘黄龙病病原是一种韧皮部难养细菌,暂命名为"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p."。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柑橘黄龙病相关菌的全基因组和柑橘全基因组序列日趋完善。我们在这一大背景下主要介绍近5 a来柑橘黄龙病分子水平的研究概况,特别是在分子流行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病原致病性和寄主抗病性分子机理及防控方法等方面的进展,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2015年02期 v.32 32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20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技术与方法

  • 一种简便有效的香蕉小分子RNA提取方法

    王静毅;冯仁军;柴娟;陈友;张银东;马子龙;武耀廷;

    【目的】提供一种简单、经济、高效的香蕉小分子RNA提取方法,以满足RT-PCR、Northern杂交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方法】以巴西蕉(Musa acuminata L.AAA group,‘Brazilian’)的叶片、雄花、果实和根系为材料,利用改良的CTAB法,结合使用PEG8000分级沉淀DNA和大分子RNA,从而获得小分子RNA。【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小RNA带型清晰,无DNA和大分子RNA干扰,说明小RNA质量较好。获得的小RNA经紫外光谱分析其A260/A280的比值在1.872~2.020,产量可达35μg·g-1。以提取的各组织小分子RNA为模板,利用茎环RT-PCR方法在香蕉不同组织小RNA中均检测到mi RNA156a,其扩增片断大小约为70 bp,且测序结果与预测的香蕉mi R156a序列一致。【结论】本实验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香蕉小分子RNA提取方法,可满足RT-PCR、Northern blotting及小RNA文库构建等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为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015年02期 v.32 335-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新品种选育报告

  • 蟠桃新品种‘中蟠桃10号’的选育

    陈昌文;朱更瑞;王力荣;方伟超;曹珂;王新卫;冯义彬;

    ‘中蟠桃10号’是以‘红珊瑚’ב郑91-4-18’(‘NJN78’ב奉化蟠桃’)为亲本,通过胚挽救的方法获得的蟠桃品种。花蔷薇型,果实极丰产,6月底7月初成熟,果实发育期85~90 d,单果质量160~180 g,果皮着鲜红色、着色状态呈虎皮花斑状,果肉乳白色,肉质为硬溶质,耐运输;果实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黏核,适宜在需冷量800 h的地区种植,该品种树势中庸,多效唑的施用不可过多,冬剪时多留长果枝及多施有机肥以保证果实品质。

    2015年02期 v.32 339-34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完全甜柿新品种——‘宝盖甜柿’的选育

    程军勇;邓先珍;潘德森;雷光明;徐向阳;杜洋文;徐永杰;

    ‘宝盖甜柿’是从湖北省罗田甜柿中选育的果大、籽少、耐瘠薄、丰产稳产的完全甜柿新品种。该品种平均单果质量210 g,种子1~3粒,肉质松脆,汁液多,味浓甜,耐贮藏,在湖北成熟期为10月中旬,适宜在湖北、安徽、河南等大别山甜柿主产区栽培。:

    2015年02期 v.32 341-342+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优质大果草莓新品种——‘晋硕’的选育

    曹贵寿;王俊宇;吕英忠;曹彦清;秦华军;

    ‘晋硕’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春星’实生苗中选育出的鲜食草莓新品种。果实圆锥形,果个均匀,大果率高,畸形果少,一级序果单果质量32.2 g,最大单果质量44.3 g,株产243.7 g;外观整齐、漂亮,果面深红色,光泽强;果肉细脆、橙红色,髓心小,浅红色,外有白圈,空洞小或无空洞,硬度较大;香气浓,风味酸甜,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6%,总糖7.20%,总酸0.95%,糖酸比7.57∶1。该品种植株生长健壮,繁殖系数高;丰产性好;抗病虫能力强;综合性状优良、稳定,通过区试适宜在山西草莓栽植区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5年02期 v.32 343-345+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订阅启事

  • 欢迎订阅2015年《果树学报》

    <正>《果树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农林水产类权威学术期刊,中文园艺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

    2015年02期 v.32 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5年《中国瓜菜》

    <正>《中国瓜菜》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瓜菜一体的科技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5年《中国瓜菜》将继续突出西瓜、甜瓜、籽瓜、南瓜、黄瓜、节瓜等瓜类特色和优势,及时报道瓜菜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最新科技动态、实用技术和信息,努力把《中国瓜菜》打造成我国瓜菜科研和产业交流的优秀平台,促进我国

    2015年02期 v.32 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5年《果农之友》

    <正>2014—2015年河南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指定期刊,年增发行量30余万册!《果农之友》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大16开双色套印科普期刊。选发最新实用技术,荟萃果业科技信息,传播果业成功范例,引导果农发家致富。国内外著名果树专家、学者用通俗的语言,把高新的果业技术和成果,撰写成您看得懂的科普文章,使您一看就懂,一用就灵。每

    2015年02期 v.32 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书推介

    <正>《中国银杏志》由南京林业大学曹福亮教授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目的是全方位地反映中国种质资源及其利用的面貌,以及有关的科学研究成果,为科研、生产以及产业化开放利用服务,银杏在我国分布广,地域自然条件差异大,种质资源异常丰富,银杏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

    2015年02期 v.32 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果树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正>参考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请勿列入,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或用脚注说明)。参考文献表按顺序编码制,各篇文献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依次列出,并置于方括号内。文献的著录请按下列格式:【期刊】责任者.文献篇名[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年份,.

    2015年02期 v.32 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果树学报》投稿须知

    <正>(2015年1月修订)《果树学报》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果树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文献源的重点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国际标准16开本,160页码。1读者对象果树专业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具有同

    2015年02期 v.32 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