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学报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电话:0371—63387308
    0371—65330928
邮箱:guoshuxuebao@caas.cn

银行汇款(审稿费、版面费)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管城支行

账 号: 16045601040002497

开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郑州果树研究所

附言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发票信息请发编辑部邮箱)。

访问量:899125

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

  • 基于特征性SNP鉴定mRNA在柑橘砧穗间的转移

    邓立乐;周凡沁;潘志勇;

    【目的】以红夏橙和枳为试材鉴定柑橘砧穗间mRNA的可传递性。【方法】对建立的红夏橙/枳和枳/枳2个砧穗嫁接组合的接穗和砧木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然后将组装的枳转录组与前人发布的红夏橙转录组进行比对分析,以获得的红夏橙和枳基因组各自的特征性SNP为评判标准,获得从红夏橙转移到枳和从枳转移到红夏橙的候选mRNA;对这些候选mRNA进行SNP-RT-PCR验证。【结果】通过比对红夏橙和枳的转录组与基因组数据得到两者间的特征性SNP位点共254 580个,并以此为标准选出30个可从红夏橙转移到枳候选mRNA,及24个可从枳转移到红夏橙的候选mRNA。对候选mRNA进一步验证得到3个可转移的m RNA,随后进行功能预测发现从红夏橙转移到枳的mRNA其基因Cs2g16070.1编码1个邻甲基转移酶;从枳转移到红夏橙中的m RNA其基因Pt2g028010.4编码1个泛素蛋白连接酶UPL5;另一个从枳转移到红夏橙中的mRNA其基因Pt3g020940.1编码1个尿苷二磷酸糖基转移酶。【结论】枳砧木中有2个基因(Pt2g028010.4和Pt3g020940.1)编码的m RNA可转移到红夏橙接穗;红夏橙接穗中有1个基因(Cs2g16070.1)编码的mRNA可转移到枳砧木。

    2022年12期 v.39 2217-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毛花猕猴桃AeAPX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王海令;曹家乐;廖光联;黄春辉;贾东峰;曲雪艳;徐小彪;

    【目的】鉴定并分析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基因家族,为毛花猕猴桃抗坏血酸(ascorbate acid, AsA)代谢调控分子机制的探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毛花猕猴桃AP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验证分析AeAPXs在不同果实发育期中以及套袋处理后的表达情况。【结果】毛花猕猴桃全基因组中鉴定出29个AeAPX基因家族成员,随机分布在18条染色体上,并出现了基因片段复制现象。大多数基因被预测定位在叶绿体中。蛋白质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且有13个家族成员属于跨膜蛋白。AeAPXs家族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大多数含有4个外显子且在上游启动子区域,分析发现,大量与光(Box4、G-Box)、激素(ABRE、TCA-element)逆境胁迫(MBS、ARE)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eAPXs基因家族可分为3个亚类,共存在6对共线性基因对。qRT-PCR分析表明,AeAPXs表达峰值存在显著差异,与AsA含量呈现相同或相反的趋势。AeAPX27在果实的幼果期、转色期、成熟期都具有高表达水平,与果实抗坏血酸含量极显著相关;推测该基因是在果实生长发育时期调控抗坏血酸的关键基因。【结论】初步鉴定并提供了毛花猕猴桃APX基因家族成员信息,预测了所具有的部分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毛花猕猴桃APX基因参与AsA代谢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2022年12期 v.39 2225-2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8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TPA法的荔枝资源果肉质地品质分析

    崔永宁;陈洁珍;史发超;姜永华;严倩;欧良喜;刘海伦;蔡长河;

    【目的】对不同荔枝资源的质地品质的相关分析,为快速、客观、合理的区别荔枝所属类群和评价不同荔枝品种质地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质构仪的全质构分析(TPA)模式,分别对2020年的120份荔枝资源和2021年196份资源进行质地品质指标参数测定,包括硬度、最大黏附力、黏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以及咀嚼性,并分析各质地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区分荔枝所属不同类群、不同质地荔枝品种。【结果】2 a(年)TPA测试结果显示,各指标之间相关性达到极显著(p<0.01)且趋势一致。对质地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主要分为3个主成分,其中2020、2021年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达到90.535%和89.619%,反映荔枝质地品质的绝大部分信息具备较高的质地品质信息代表性,根据主成分中指标参数的比重,这3个主成分可依次作为适口性因子、口感黏附性因子和凝聚性因子。对2021年的196份资源(2个年份中有62份资源相同,取均值)的质地指标聚类分析,显示被分为3大类群,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分别为适口性类群、口感黏附性类群和凝聚性类群。【结论】聚类分析结果可知,2021年的196份荔枝资源被分为适口性、口感黏附性和凝聚性3大类群,其中适口性类群的硬度、弹性、胶黏性以及咀嚼性等的质地品质值比其他2个类群大;口感黏附性类群的黏附性比其他2个类群小,最大黏附力比其他2个类群大,2个质地品质指标呈负相关;而凝聚性类群的硬度比其他2个类群小,内聚性比其他2个类群大,2个质地品质之间亦呈负相关关系。

    2022年12期 v.39 2241-2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6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综合评价杧果种质资源果实糖酸品质

    代涛;万嘉欣;黎洁华;骆国亮;李丽;武红霞;许文天;郑斌;王松标;罗聪;梁清志;

    【目的】杧果是重要的热带水果,有‘热带果王’的美誉。我国的杧果种质资源丰富,杧果种质资源的优劣可以通过果实的糖酸品质性状来进行评价,研究杧果果实中糖酸组分含量及其遗传多样性,对于丰富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148份杧果种质资源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杧果果实的糖酸组成及其含量的多样性。【结果】148份杧果种质资源中柠檬酸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与总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蔗糖含量与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酒石酸、总酸、糖酸比、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是造成不同杧果种质资源之间多样性的主要原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为2.5和5.0处分别按糖组分含量和酸组分含量可将148份种质资源分为四类。【结论】可为杧果种质资源保存和新品种培育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

    2022年12期 v.39 2253-2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8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枇杷属野生种及其种间杂种后代株系的三萜酸含量分析

    林素英;龙婷;林授锴;马世伟;林瑞棋;林志聪;陈宇;吴锦程;林顺权;

    【目的】测定枇杷属25个种或变种以及椭圆枇杷、台湾枇杷等代表性种与普通枇杷杂交后代株系叶片的4种主要三萜酸的含量,为枇杷属植物资源的药物利用和枇杷遗传改良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枇杷属25个种类/变型、7个野生-栽培枇杷杂交组合的21个后代株系为试料,以3个栽培品种及种内杂种作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枇杷叶片的熊果酸(Ursolic acid,UA)、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山楂酸(Maslinic acid,MA)和科罗索酸(Corosolic acid,CA)等主要三萜酸物质含量。【结果】根据熊果酸和齐墩果酸总含量,筛选出了高于中国药典标准2~3倍以上的高含量种类。其中大于高含量栽培品种解放钟30%以上的种类有8种,包括台湾枇杷、大渡河枇杷、香花枇杷、解放钟×大红袍、解放钟×栎叶枇杷、解放钟×恒春变型、大红袍×武葳山变型、解放钟×台湾枇杷。特别是台湾枇杷为最高含量种类,成熟叶片超过药典规定3倍以上,老叶为4倍以上;筛选出富含山楂酸和科罗索酸的种间杂交后代材料,如山楂酸和科罗索酸分别可达解放钟3.22倍和2倍的解放钟×椭圆枇杷8号等。【结论】多种枇杷属野生种及其杂种后代株系叶片的三萜酸含量远高于普通枇杷,作为纯天然无污染的药用枇杷叶片来源潜力巨大。

    2022年12期 v.39 2264-2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8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栽培·生理·生态

  • 金冠苹果及优系(SGP-1)果实品质与挥发性物质比较分析

    杨文渊;谢红江;陶炼;宦云敏;陈善波;林立金;廖明安;

    【目的】对比分析金冠苹果及其变异优系(SGP-1)果实主要品质与挥发性物质等方面的差异,为品种选育与创新利用提供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以金冠苹果及SGP-1为试材,利用常规方法测定果实主要外观和内在品质;采用GC-MS对果实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1)两材料主要品质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SGP-1的果肉硬度、糖酸比、色度值L和a*较金冠分别提高了9.94%、80.91%、6.31%、27.14%,果锈指数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降低了80.0%和52.8%。(2)两材料中共鉴定出44种挥发性物质,其中SGP-1有38种,相对含量大于1.00%的挥发性物质有13种;金冠有34种,相对含量大于1.00%的挥发性物质有14种;主要由酯类、醇类、萜烯类等化合物组成,但不同品种的挥发性物质差异较大,SGP-1酯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金冠,醇类物质则低于金冠。(3)共有27种挥发性物质确定为两材料差异挥发物,SGP-1中的己酸甲酯、2-甲基丁酸丙酯、丁酸乙酯等24种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具有较高贡献值,且显著(p<0.05)高于金冠;金冠中的6-甲基-5-庚烯-2-酮、2-乙基-1-己醇、丁酸丁酯等3种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具有较高贡献值,且显著(p<0.05)高于SGP-1。【结论】SGP-1果实的果锈指数、含酸量及糖酸比较金冠有显著改善,且挥发性物质种类丰富,具有独特而浓郁的香味,综合性状优于金冠苹果。

    2022年12期 v.39 2277-2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矮化中间砧对烟富3号苹果苗木形态与碳氮养分的影响

    赵德英;闫帅;徐锴;袁继存;周江涛;程存刚;赵亮亮;张少瑜;侯桂学;

    【目的】探究不同矮化中间砧对苹果苗木生长特性、根系构型、碳氮贮藏养分的影响,为筛选适宜的砧穗组合、培育高质量苗木提供依据。【方法】以组培山定子为基砧,M9、M9-T337、M9-Pajam 2、M26、MM111、Mac9、P1、SH1、SH6、SH38、SH40、GM256、GM310和辽砧2号为中间砧,以烟富3号苹果为接穗,起苗后测量不同中间砧苗木的高度、茎粗、节间长度、根深、根幅等外部形态指标,各处理植株按叶片、品种枝条、中间砧、根系4部分进行株解,根系清洗后用根系扫描仪和WINRhizo分析软件测定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平均根系直径、根尖数、分枝数、根叉数。株解后烘干粉碎,测定不同部位的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不同矮化中间砧对烟富3苹果苗木的外部形态、根系构型以及碳氮贮藏营养具有显著影响。SH1和MM111中间砧的烟富3号苗木干截面积和高度均为最大,生长势最强,M9和P1中间砧组合苗木干截面积和高度则最小,生长势最弱。辽砧2号中间砧组合具有最大的总根长、根尖数、分枝数和根叉数,SH1中间砧组合总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最大。SH40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分枝数最小。SH1和MM111和辽砧2号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M9、P1、M9-Pajam 2淀粉含量最高,M9-Pajam 2中间砧组合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结论】矮化砧木以牺牲根系和接穗生长为代价保留了过量的淀粉储备,通过糖耗尽和细胞活性降低来实现对植株长势的控制。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筛选出品种干截面积、中间砧淀粉含量、中间砧游离氨基酸含量、叶片淀粉含量、苗木高度、根尖数、总根体积、节间长度、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根表面积可作为评价苹果苗木质量的重要指标。模糊综合评价结合致矮性、根系特征和贮藏营养等指标分析,M9-Pajam 2综合评价值最高,山定子/M9-Pajam 2/烟富3苗木表现最好。在选择适宜的中间砧组合时,应结合建园时立地条件、栽植密度、树形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022年12期 v.39 2289-2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洛川旱地苹果园自然草被群落特征研究

    马正岩;宋志娟;王志琦;刘亚妮;李前进;马锋旺;李明军;

    【目的】探究旱地苹果园草被群落演替特征和生态适应性,为人工干预自然生草过程中草被高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洛川县凤栖镇苹果园为代表,调查了果园全年草本植物的发生特点及群落组成,用不同时期的草种密度计算Margalef丰富度指数、辛普森指数、生态位指数和统计草本植物全年相对高度、根长等指标,筛选适合旱地苹果园自然生草的优良草本植物种类。【结果】以洛川县凤栖镇为代表的旱地苹果园中,草本植物共32种,隶属于15个科。春季以繁缕、藜科、十字花科草本植物为主,入夏后十字花科草本植物逐渐消退,繁缕、禾本科和菊科草本植物占主导位置,直至11月,8、9月为苹果园全年草本植物丰富度指数最高的月份。狗尾草、虎尾草、稗草、马唐、繁缕这5种草在果园中年覆盖时间最长,覆盖密度最大。【结论】果园的自然生草群落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综合所有结果筛选出,狗尾草、虎尾草、马唐、稗草、繁缕、蒲公英、苣荬菜、活血丹可作为旱地苹果园自然生草的优良草本植物种类。

    2022年12期 v.39 2301-2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强冷空气过程中3种柑橘光合生理特性的变化及抗寒性综合评价

    徐超;苏敬;王雨亭;万水林;胡新龙;胡钟东;刘布春;

    【目的】探明一次强冷空气过程对柑橘植株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并以此进行品种间抗寒性评价。【方法】以江西地方特色柑橘品种南丰蜜橘(Citrus reticulata ‘Nanfengmiju’)、金沙柚(C.grandis ‘Jinshayou’)和纽荷尔脐橙(C.sinensis ‘Newhall Navel Orange’)为试材,研究强冷空气过程对3个柑橘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荧光特性、活性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对上述生理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确定3个柑橘品种的抗寒性强弱。【结果】强冷空气过程初期,随着空气温度的降低,3个柑橘品种的叶绿素含量(Chla和Chlb)、最大光合速率(P_(max))、表观量子效率(AQY)、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和光饱和点(LSP)均呈现下降趋势,在气温回升期间,叶绿素含量、P_(max)、AQY、F_v/F_m和LSP的值随温度的回升而增加,整个强冷空气过程中南丰蜜橘的值均最大;3个柑橘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DA)含量在整个强冷空气过程中,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且H_2O_2和MDA含量的平均值以纽荷尔脐橙最大,金沙柚次之,南丰蜜橘最小;抗氧化化酶(SOD和POD)的活性在整个降温和升温过程中也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但整体活性仍处在较高水平,且SOD和POD活性的平均值南丰蜜橘最小,纽荷尔脐橙最大。【结论】空气温度的骤然降低是柑橘生理生化参数变化的主要原因,3个柑橘品种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南丰蜜橘>金沙柚>纽荷尔脐橙。研究结果可为柑橘的引种、生产布局及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2022年12期 v.39 2309-2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施肥处理对赤霞珠果实基本性状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王小龙;张正文;邵学东;钟晓敏;王福成;史祥宾;张艺灿;王海波;

    【目的】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基本性状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为酿酒葡萄果园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赤霞珠为研究对象,在蓬莱产区的君顶酒庄有限公司葡萄园内连续4 a(年)实施5416试验。测定成熟期果实单穗质量、百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皮果比、籽果比、籽粒数及果皮和种子酚类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利用SAS软件计算各品质指标达到最佳时的元素影响力排序和施肥配比。【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对赤霞珠单穗质量和酚类物质含量有显著影响,对其他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当施肥总量降低6.8%~11.2%时,其单穗质量及皮总酚、皮总黄酮、皮单宁含量等指标分别增加16.8%~33.8%、17.4%~26.4%、29.3%~33.1%、18.1%~35.5%。在相同施肥总量条件下,不同施肥配比对果实品质影响不同,与T9相比,T10处理更适合用于提升赤霞珠果实酚类物质含量。Mg元素对皮果比和果皮中总酚、花色苷、总黄酮、单宁含量影响力最大;K元素对籽果比和种子中总酚、总黄酮、黄烷醇、单宁含量影响力最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共提取5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分别为4.573、3.221、1.960、1.727、1.212,累积贡献率为84.612%。T9,T8,T2,T6处理分别对皮果比、总酚、花色苷、总黄酮、单宁含量,籽总酚、总黄酮、黄烷醇、单宁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百粒质量、皮黄烷醇含量,单穗质量的提高作用较强。除T6处理外,施肥处理的综合评价均高于不施肥处理(T1),T9处理的综合评分最高。【结论】N 124.5 kg·hm~(-2)、P_2O_50.0 kg·hm~(-2)、K_2O 112.5 kg·hm~(-2)、CaO 168.8 kg·hm~(-2)、MgO 23.3 kg·hm~(-2)是本试验条件下提高赤霞珠果实综合品质的最佳施用量。

    2022年12期 v.39 2319-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覆盖散光膜对设施葡萄不同节位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李志强;林琭;李磊;赵琪;李倩;安福尚;金洪波;

    【目的】探明散射光薄膜覆盖下植株不同节位之间光环境的差异及对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散光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早黑宝葡萄为试材,以覆盖散射光薄膜的大棚为处理,覆盖普通PO膜的大棚为对照,研究不同薄膜覆盖的大棚内光环境的变化对植株低位叶(离地高度0.80~0.90 m)、中位叶(离地高度1.20~1.30 m)和高位叶(离地高度1.60~1.70 m)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荧光参数、光响应特性、CO_2响应特性、叶片质量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处理的高位叶光强较低;植株背光测(即上午西侧和下午东侧)的中位叶光强显著提高;而低位叶则全天的受光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光强日平均值提高29.1%~35.4%。对照的高位叶由于受到光照过强而在午间出现无法缓解的光抑制现象,叶片P_n在中午和下午显著低于处理;处理的植株背光侧的中位叶P_n比对照显著提高;低位叶的叶片P_n则表现为处理全天高于对照,平均提高18.3%~59.8%(p<0.05)。处理植株不同节位叶片的光系统Ⅱ的潜在量子效率(F_v/F_m)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的叶片饱和光强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和叶片CO_2响应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c))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2%~9.0%和30.2%~68.7%(p<0.05)。处理植株不同节位叶片的叶长×叶宽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提高程度随着节位的降低而增大。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表现为高位叶在处理和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中位叶和低位叶处理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除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外,处理的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果实中的全钙、全钾和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提高,总酸度显著降低。【结论】覆盖散射光薄膜显著改善了植株中部背光侧叶片以及下部叶片的光环境,从而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叶长×叶宽值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进而显著提升了果实品质。

    2022年12期 v.39 2330-2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2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阳光玫瑰葡萄叶片发育与衰老期间矿质营养与光合能力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赵世利;邓蔡妍;曾稚雅;邬梦露;石星儿;段晓妍;程丽兰;南科淼;黄旭明;

    【目的】掌握葡萄叶片光合能力和矿质营养变化规律,探明影响光合功能的关键营养因子。【方法】以平棚架式4~5年生5BB砧阳光玫瑰植株为研究试材,于采后生长季节(9月中)测定同一枝不同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及其矿质元素含量;在入秋后追踪固定节位(第8节位)叶衰老过程中P_n、SPAD值和矿质营养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第8节位P_n达到与最大值无显著差异水平,说明该节位叶片已经发育充分成熟,而同枝条上衰老叶SPAD和P_n显著下降。叶片氮、磷、钾、铜在第8节位后达到稳态,而钙和锰则随叶位升高(叶龄)呈积累趋势。9月中的衰老叶的氮、磷、钾、锌、硼、铜元素内吸收率分别为44.6%、44.4%、71.1%、25.8%、24.6%和10.5%,钙、铁、镁、锰内吸收率接近0或为负值。不同节位叶片锰含量与P_n值呈显著正相关。入冬衰老叶片仅氮、锌、钾元素含量有所降低,其余营养元素再利用率均为负值,氮含量与P_n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阳光玫瑰在生长季节可移动元素再利用率较高,入冬后衰老叶片矿质再利用能力全面降低。锰可能是叶片光合能力形成的限制性营养因子,氮可能是老叶光合能力维持的关键营养因子。

    2022年12期 v.39 2343-2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水氮互作对石榴幼苗光合荧光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柴亚倩;关思慧;崔洪鑫;许静;朱晓玲;刁明;孔秋生;

    【目的】探究水氮互作对石榴幼苗光合荧光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3个灌水(W1:灌水上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35%~45%;W2:灌水上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55%~65%;W3:灌水上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与4个施氮耦合(N0,0 g·kg~(-1);N1,0.1 g·kg~(-1);N2,0.2 g·kg~(-1);N3,0.3 g·kg~(-1))处理,探索不同处理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荧光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与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P_n、G_s、T_r)、叶绿素荧光参数(除NPQ外)、氮代谢酶活性均在W2条件下最佳;且随灌水量降低,可溶性蛋白(SP)含量降低,可溶性糖(SS)与脯氨酸(Pro)含量升高。W3条件下,除G_S活性以N2处理最佳外,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荧光参数[F_v/F_m、ETR、Y(Ⅱ)]、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与其余氮代谢酶活性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W2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荧光(除NPQ外)、SP含量及氮代谢酶活性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以N2处理最高,SS和Pro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W1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P_n、G_s、T_r)、荧光(除NPQ外)、SP、SS含量和氮代谢酶活性随氮肥的增加而减少,Pro含量变化与之相反,且在各灌水条件下,NPQ变化与F_v/F_m相反,C_i与NPQ变化呈负相关。【结论】综合各项指标发现,通过合理施用氮肥可有效缓解干旱胁迫,W2N2为该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水氮组合。

    2022年12期 v.39 2352-2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4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西番莲果皮质构特性和显微结构特征分析

    田青兰;张英俊;刘洁云;吴艳艳;韦毅刚;温放;黄伟华;辛子兵;韦弟;牟海飞;

    【目的】筛选适合西番莲果皮质构特性的测试方法,综合评价西番莲的果皮质构特性与果皮显微结构的相关性,为提高西番莲果实耐贮性及改良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台农1号(TN)及编号为MB、H2、DH、ZS的5个西番莲品种(系)的成熟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质地剖面分析(TPA)和整果穿刺(分别设置穿刺深度为5 mm和10 mm)进行果皮质构分析,同时观察果皮显微结构,并对果皮质构特性和显微结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TPA测试与穿刺测试的果皮硬度趋势不一致,而穿刺5 mm和穿刺10 mm测试多项结果一致,相关分析显示TPA测试与穿刺测试的质构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2)穿刺测试下的各项质构参数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穿刺硬度、硬度形变量、穿刺果皮做功、黏力和黏性均可以作为西番莲果皮质地的参数。(3)西番莲的果皮主要由外果皮和中果皮组成,外果皮由外向内结构依次为角质层、表皮细胞和内表皮细胞;中果皮细胞由外向内呈现形态逐渐增大的趋势,是构成西番莲果皮结构的最主要部分。(4)相关分析显示果皮厚度与TPA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和穿刺硬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角质层厚度与TPA硬度和胶着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内聚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距离外果皮400~1000μm和1500~2300μm的中果皮细胞长径和短径、表皮细胞短径与硬度形变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黏力和黏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5)5个西番莲品种(系)中TN的果皮角质层和果皮厚度最小,中果皮细胞大而稀疏,致使其果皮硬度最小;H2的中果皮细胞小而紧密,使其有较大的果皮硬度;DH和ZS的果皮最厚,ZS角质层最厚,更耐贮运,而MB的外果皮最薄。【结论】整果穿刺测试较TPA测试更适合西番莲果皮质构特性分析;西番莲果皮质构特性与果皮显微结构具有显著相关性,果皮硬度较大的西番莲果皮组织结构特点为角质层、表皮、果皮厚度较大且中果皮细胞小而排列紧密。

    2022年12期 v.39 2365-2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挥发性成分差异性研究

    方灵;孔宝玉;韦航;颜孙安;刘文静;司瑞茹;史梦竹;梁启富;任丽花;傅建炜;

    【目的】对不同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和比较分析,以期为黄金百香果育种、芳香调控、品质提升及产品开发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果皮与果肉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差异分析。【结果】不同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共鉴定出59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酯类、酮类、醇类、醛类、萜类等。黄金百香果果皮中挥发性成分以醛类、醇类为主,果肉中挥发性成分以酯类、萜类为主。通过主成分分析、正交最小偏二乘判别分析,表明不同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皮、果肉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幼果期与其他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果皮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苯甲醛、苯甲醇、(E)-2-壬烯醛及桉叶油醇为果皮特征差异挥发性成分;完全成熟期与其他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果肉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正己酸乙酯、乙酸己酯、(E)-Β-罗勒烯及乙酸叶醇酯为特征差异挥发性成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完全成熟黄金百香果果肉单独为一类,着色期至成熟期果肉为一类,幼果期果皮为一类,着色期至完全成熟期果皮为一类。【结论】不同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果皮间、果肉间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性,罗勒烯可作为完全成熟期黄金百香果果皮的特征挥发性成分,正己酸乙酯、乙酸己酯、(E)-Β-罗勒烯及乙酸叶醇酯可作为判别黄金百香果果肉完全成熟的关键挥发性成分特征指标。

    2022年12期 v.39 2376-2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6K]
    [下载次数:6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植物保护·果品质量与安全

  • 我国葡萄白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分析

    高琪;张玮;刘梅;周莹;邢启凯;彭军波;李兴红;燕继晔;

    【目的】建立我国葡萄白粉病菌对QoI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明确葡萄白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水平。【方法】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对来自我国北京、湖南、宁夏、云南、江苏5个葡萄种植地区的145株葡萄白粉病菌的EC_(50)值,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ytb基因上G143A的突变情况。【结果】吡唑醚菌酯对43株当年未施用过化学杀菌剂的葡萄白粉病菌菌株EC_(50)值呈连续性单峰且符合正态分布,其均值(1.387±0.107)μg·mL~(-1)作为葡萄白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采用孢子萌发法分析的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频率为45.52%,采用荧光定量PCR(G143A)法分析的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对QoI类杀菌剂的抗性频率为57.69%。在RF>2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孢子萌发法测定结果趋势一致,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我国葡萄白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药性发生较为普遍,应注意与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轮换使用或混用,以延缓抗药性发展。

    2022年12期 v.39 2390-2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落叶果树对橘小实蝇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袁彬乔;赵向杰;张金勇;黄天祥;涂洪涛;

    【目的】探究在不同北方落叶果树上橘小实蝇的寄主适应性,了解不同寄主水果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适宜橘小实蝇生存的室内条件下,以石榴(Punica granatum)、苹果(Malus pumila)、梨(Pyrus sorotina)、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桃(Amygdalus persica)和枣(Ziziphus jujuba)6种寄主果实为食料,观察橘小实蝇在不同寄主上的幼虫生长情况和成虫繁殖情况,构建橘小实蝇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橘小实蝇在苹果、桃、梨、猕猴桃、石榴、枣上的幼虫发育和成虫繁殖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在桃上的全世代发育历期最短,为(72.60±1.37)d;在枣上的发育历期最长,为(86.63±5.16)d。在石榴上的世代存活率较高(47.33±5.73)%,显著高于其他寄主。在石榴上产卵最多[(1 197.63±51.48)粒/雌],桃上产卵量最少[(401.50±90.24)粒/雌]。橘小实蝇种群生命表参数表明,石榴上的净增殖率最高(858.98±27.38),苹果上最低(266.99±40.16);石榴上的内禀增长率最高(0.131 7±0.002 7);苹果上的世代平均周期最长,为(64.86±0.21)d;石榴上的种群加倍时间最短,为(5.26±0.11)d,苹果上最长,为(8.07±0.19)d。【结论】在6种水果中,石榴是最适宜橘小实蝇完成发育繁殖的寄主水果。

    2022年12期 v.39 2397-2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专论与综述

  • 国内外核桃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王磊;曹亚龙;孟海军;赵伟;张港港;韩轩轩;樊璐;卢战平;董兆斌;王根宪;吴国良;

    核桃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果树,无论面积还是产量在各类干果中均居首位。品种是核桃生产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今,我国核桃产业以丰产、早实、品质优和抗逆为育种目标,积极进行核桃品种的选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国内外核桃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包括国内外品种应用现状、实生选种、杂交育种和引种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述,旨在为核桃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展望未来,培育良种时只有高度重视种质资源科学的开发利用研究,才能培育出适应未来轻简化栽培的核桃优良品种,以促进我国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2年12期 v.39 2406-2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1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技术与方法

  • 基于遗传算法与SVM的香蕉果实成熟度判别模型

    莫松涛;董涛;赵汐璇;阚江明;

    【目的】探究香蕉果实外形棱角特征与成熟度之间的关系,构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与SVM的香蕉果实成熟度判别方法。【方法】采用同一种类不同成熟度的176个香蕉果实,根据果身长度进行横向平均切割,获取果实在上、中、下三个部位的横切面,再通过手工测量的方法获取横切面中每个棱角的夹角值,并以测量出的棱角特征作为判别成熟度的特征,通过遗传算法优化SVM分类模型参数,使成熟度判别模型能有效地将不同成熟度的香蕉果实进行区分。【结果】基于遗传算法与SVM的香蕉果实成熟度判别模型经过10次预测后,模型的平均准确率为86.20%。【结论】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地得到香蕉果实成熟度判别结果,验证了香蕉果实的外形棱角特征与香蕉果实成熟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可建立模型进行判别。

    2022年12期 v.39 2418-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新品种选育报告

  • 苹果晚熟新品种华优甜娃的选育

    刘肖烽;丛佩华;王强;

    华优甜娃是以寒富作母本、华红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的晚熟苹果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97 g,果形端正,果形指数0.86。果面光滑,无果棱、果粉。果皮底色黄绿色,着色为红色,果皮较薄。果心小。果肉淡黄色,肉质细腻,松脆,汁液多,品质极佳。果实去皮硬度为8.8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8.0%,可滴定酸含量为0.26%,维生素C含量为148.3 mg·kg~(-1)。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宜在寒富和金冠种植区栽植。在辽宁兴城地区,果实10月下旬成熟,全生育期为165 d左右,11月中旬树体落叶,营养生长期为210 d。有良好的丰产性,5年生树平均株产35.7 kg,666.7 m~2产量为1992 kg。

    2022年12期 v.39 2428-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熟红皮砂梨新品种金彤的选育

    张靖国;范净;陈启亮;杨晓平;周德平;杜威;田瑞;胡红菊;

    金彤是由金水2号×大理火把杂交选育出的中熟红皮砂梨新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树姿开张,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果实圆形,果皮底色黄绿色、果面盖色为橘红色,果肉白色,肉质细脆,汁液多,平均单果质量251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2.5%,品质上。果实生育期140 d左右,在武汉地区8月中旬成熟。中抗梨黑斑病。适宜在湖北武汉、荆门、恩施及相似生态区种植。

    2022年12期 v.39 2432-2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观赏桃新品种钟雪的选育

    许建兰;马瑞娟;俞明亮;张斌斌;张春华;沈志军;郭磊;沈江海;郭绍雷;

    钟雪是以红垂枝为母本、菊花桃为父本进行杂交,从其杂交后代中选择单株进行自然授粉获得的子代中选育的观赏桃新品种。果实为卵形,果面有毛,果皮为绿色,成熟时果肉绿白色;果个较小,单果质量30 g左右,风味酸略带苦,不宜食用。在江苏南京地区8月15日左右成熟,从盛花到果实成熟生育期150 d左右。钟雪花为菊花型,盛花时花径4.1 cm,花瓣白色,数量14~29瓣;花丝白色,数量27~45条,花药黄色,有花粉,花粉量大,雌蕊比雄蕊低,1枚;萼片9~10枚,绿色。近几年观察,在南京地区3月下旬盛花,花期长,盛花期可持续10 d左右,观赏期达半个月。树势中庸,开张型;树体以长、中果枝为主。随着树龄增加,树体有少量流胶,流胶病抗性中等,其他病虫发生较少。适合长江、黄河流域观光园、街道、庭院等栽培,第2年即可开花观赏,第3年结果,坐果率低。

    2022年12期 v.39 2436-2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鲜食中熟葡萄新品种紫金秋浓的选育

    吴伟民;王壮伟;钱亚明;王西成;王博;闫莉春;

    紫金秋浓是以魏可为母本、京秀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中熟鲜食葡萄新品种,属欧亚种葡萄。果穗圆锥形,平均穗质量648.8 g;果粒椭圆形,平均果粒质量9.1 g,每果粒含种子2~3粒;果皮薄,无涩味,紫红色至红紫色;果粉中等厚;果肉脆,果汁较多,无香味;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20.3%,可滴定酸含量0.48%,浓郁酸甜风味。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坐果率高,丰产,在南京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3月下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8月中旬果实成熟。

    2022年12期 v.39 2439-2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丰产稳产板栗新品种泰山1号的选育

    季志平;何佳林;吕平会;

    泰山1号是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进的板栗品种。在陕西秦岭板栗产区引种驯化后,进行了区域试验,性状优异,丰产稳产性能突出。2018年2月通过了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仍定名为泰山1号。该品种丰产稳产,连年结果能力强。强壮枝多,无效细弱枝少。果前梢长,且大芽数量多,易形成雌花,基部芽也能抽生结果枝。单株平均栗苞数254个,空苞率仅1%~2%。嫁接后3~4 a(年)进入丰产期,7年生树株均产7.6 kg。坚果红褐色,有光泽,饱满,平均单粒质量18.0 g,属大型果。栗仁质地细糯香甜,品质优,较耐贮藏,炒食加工皆宜。已在陕西板栗产区大面积栽培。

    2022年12期 v.39 2442-2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优质丰产大果型龙眼新品种福圆的选育

    许奇志;陈秀萍;胡文舜;蒋际谋;郑少泉;姜帆;邓朝军;许家辉;苏文炳;张雅玲;黄敬峰;

    福圆是立冬本×青壳宝圆的杂交子代,通过选择优良单株,定向培育而成的晚熟优质大果型龙眼新品种。树势中庸,成花易、高坐果率、早丰产;果皮青褐色,果实侧偏圆形,大小均匀,平均单果质量14.6 g;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肉质细嫩、较易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21.9%,还原糖含量6.5 g·100 g~(-1),总糖含量17.9 g·100 g~(-1),维生素C含量90.7 mg·100 g~(-1),可食率69.4%,味浓甜,品质佳。在福州地区,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高接后3年生树平均果穗质量1 190.5 g,平均株产7.2 kg;4年生树平均果穗质量1 212.6 g,平均株产18.1 kg;丰产、稳产性好,连年结果能力强。适宜在福建福州、四川泸州、重庆万州及相似生态区栽培。

    2022年12期 v.39 2446-2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抗枯萎病优质特色香蕉新品种粉杂1号的选育

    吴元立;黄秉智;杨护;许林兵;杨兴玉;曾鸿运;

    粉杂1号粉蕉(Musa×pradisiaca ABBB)是广粉1号(ABB)×长梗蕉(BB)杂交4倍体抗病品种。该品种高抗Foc 4号生理小种,在重病区株发病率<5%。植株生长势中庸,生长周期一般为14~16个月,新植蕉每666.7 m~2产量为1800 kg,高产园平均株产可达20 kg,每666.7 m~2产量约3000 kg。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25.72%,可滴定酸含量为0.45%,可溶性糖含量为21.06%,还原糖含量为18.31%,维生素C含量为14.46 mg·100g~(-1),风味浓甜微酸,品质优异。

    2022年12期 v.39 2450-2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