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学报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电话:0371—63387308
    0371—65330928
邮箱:guoshuxuebao@caas.cn

银行汇款(审稿费、版面费)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管城支行

账 号: 16045601040002497

开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郑州果树研究所

附言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发票信息请发编辑部邮箱)。

访问量:899126

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

  • 柑橘直立枝和斜生枝增粗生长及相关基因的比较分析

    韦欣;柳东海;韩晗;罗银;陈欢;刘永忠;

    【目的】探究柑橘直立枝和斜生枝的粗度差异,阐释导致差异的原因,为调控柑橘枝梢增粗奠定基础。【方法】以枳砧3年生的红心柚和南丰蜜橘的秋梢直立枝(枝梢垂直于地面水平线)和斜生枝(枝梢与地面水平线呈45°~60°)为材料,比较粗度、长度、枝梢解剖结构和枝梢内增粗生长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红心柚、南丰蜜橘的直立枝粗度均显著高于斜生枝,解剖分析发现直立枝的形成层细胞层数显著多于斜生枝,且直立枝的木质部横截面积较大,髓细胞较大;34个增粗生长相关基因的定量PCR分析表明,2个品种的直立枝中SND1、WOX4、PXY和MYB46-1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斜生枝,APL、BRXL2、BES1、HAM4和NAC3的相对表达量则显著低于斜生枝。【结论】柑橘直立枝粗度显著高于斜生枝,与直立枝的形成层层数增加和木质部增厚有关;形成层增加相关基因WOX4、PXY和木质部增厚相关基因SND1的高表达可能是柑橘直立枝梢增粗显著高于斜生枝的重要原因。

    2022年04期 v.39 509-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葡萄CR4类受体激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李婉莹;马乃膺;左存武;毛娟;李文芳;陈佰鸿;褚明宇;

    【目的】对葡萄属欧亚种群黑比诺葡萄(Vitis vinifera L.‘Pinot Noir’)和东亚种群山葡萄(V. amurensis)基因组中CRINKLY4类受体激酶(CR4)家族成员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VvCR4在不同组织及胁迫下的表达分析,为CR4基因功能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2种葡萄基因组中CR4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及分析,利用基因芯片数据分析欧亚种葡萄该家族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qRT-PCR分析黑比诺葡萄CR4成员在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共鉴定出5个VvCR4成员和4个VaCR4成员,分为3个亚组,同一种葡萄CR4基因结构高度保守,所有成员启动子区均存在多种植物激素和逆境胁迫相关的响应元件。VvCR4在不同时期的花与果实发育中表达量相对较高;qRT-PCR表明VvCR4成员对MJ、SA、ABA、4℃的胁迫响应明显,大多为上调表达且出现表达高峰的时间点因基因和胁迫的差异而不同。【结论】VvCR4成员在MJ处理下呈显著正调控模式,可能与MJ信号转导密切相关,在SA、ABA、Flg22与低温胁迫诱导下,VvCR4.1、VvCR4.2、VvCR4.3、VvCR4.4都有不同程度的响应,VvCR4.5响应不明显。

    2022年04期 v.39 518-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5K]
    [下载次数: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枳PP2C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杨杰;陈蓉;胡文娟;吴巧玲;佟晓楠;李兴涛;

    【目的】鉴定枳(Poncirus trifoliata)PP2C基因家族,并分析其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以及对低温、高温和干旱胁迫的响应。【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枳基因组中鉴定PP2C基因家族,分析其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基因复制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方法检测PtrPP2C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枳中共鉴定出可聚类为10个亚族的53个PP2C基因,命名为PtrPP2C1~PtrPP2C53,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数介于235~1184 aa之间,分子质量为25.90~127.95 ku;这些基因分布于枳的10条染色体上,均具有保守的PP2C蛋白结构域。PtrPP2Cs启动子上存在大量的植物激素、胁迫响应以及生长发育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组织中PtrPP2Cs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总体上分为特异性表达和普遍性表达。qRT-PCR结果显示,在低温、高温和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的12 h内,与对照相比分别有10、8和9个基因均持续上调表达;其中,PtrPP2C29较明显,其在(4±1)℃低温处理下的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的56.8倍,在(38.0±0.5)℃高温处理下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显著上调,是对照的195.1倍,在干旱处理条件下的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的5.1倍。【结论】从枳基因组中鉴定出53个PP2C基因家族成员,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并参与多种非生物胁迫应答。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枳PP2C基因家族提供了参考。

    2022年04期 v.39 532-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9K]
    [下载次数:10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 ]
  • 莲雾PG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陈迪飞;魏秀清;许玲;许家辉;曾黎辉;

    【目的】鉴定并分析莲雾[Syzygium samarangense(Bl.)Merr. et Perry]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基因家族,为莲雾裂果相关调控分子机制的探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莲雾PG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分析,并基于转录组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验证分析SsPGs在不同组织器官中以及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喷施果实后在果皮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莲雾全基因组共鉴出25个SsPGs成员,随机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并出现了基因串联重复现象。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莲雾、拟南芥、番茄、苹果、葡萄和枣的PG蛋白分为7类(Group A~G);除了Group G的SsPG1外,其余SsPGs都具有PG基因家族高度保守结构域,在进化过程中主要受纯化选择作用的影响。基因结构分析显示,SsPGs基因家族的蛋白基序出现明显的区组性序列同源性和保守性,且所有基因都含有内含子;表达模式分析显示,SsPG12、SsPG13和SsPG24在根中特异性表达,SsPG25在根和果肉中特异性表达,SsPG2和SsPG4在根、茎、叶、花、子房和果肉中高表达,SsPG22在果肉和叶子中高表达,SsPG18在子房中低表达;这说明SsPGs可能与营养和生殖生长有关,参与激素信号、光合作用以及抗病等不同信号转导途径。果皮喷施外源ABA后,PG活性显著提高,随着果实成熟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qRT-PCR表明,外源ABA处理后,果皮中SsPG2和SsPG4的表达均有所上调,且SsPG4的相对表达量在SsPGs基因家族中最高。【结论】SsPGs在莲雾营养和生殖生长过程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参与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其中SsPG2、SsPG4、SsPG18和SsPG22在莲雾PG活性的变化和果实开裂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2022年04期 v.39 548-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1K]
    [下载次数:8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栽培·生理·生态

  • 氮磷钾肥不同滴灌撒施组合对富士苹果~(15)N吸收分配及利用率的影响

    杨安;李燕青;李壮;车升国;程存刚;

    【目的】探究不同滴灌撒施组合下树体对~(15)N的吸收分配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旨在获得适宜的肥料滴灌组合。【方法】以2年生烟富3/T337/山丁子为试材,采用盆栽、滴灌袋模拟滴灌施肥方法。设置氮肥(N)、磷钾肥(PK)的滴灌或撒施的5个处理。T1:N撒施,PK滴灌;T2:N撒施,PK撒施(PK为水溶肥);T3:N滴灌,PK滴灌;T4:N滴灌,PK撒施(PK为水溶肥);T5:N滴灌,PK撒施(PK为普通肥料)。【结果】植株各器官的Ndff值均在T3处理下最高,中间砧和毛细根在T3处理与T5处理间有显著差异;主干和主根的~(15)N吸收量均在T5处理下吸收最高,其他部位的~(15)N吸收量在T5处理与其他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15)N分配率除主干外其他部位均无显著差异,主干在不同处理间有显著差异,在T5处理下分配率最高(11.24%),T3、T4处理下叶片和枝条的分配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多年生枝的氮肥利用率在T3处理下最高,且与T1处理有显著差异。主干的氮肥利用率在T5处理最高,与其他4个处理均有显著差异。侧根的氮肥利用率在T4处理下最高,与T1、T2处理有显著差异。植株整体的氮肥利用率在T3、T4处理与T1、T2处理间有显著差异,与T5处理无显著差异。【结论】综上所述,实际栽培管理中可以推广氮肥滴灌、磷钾肥撒施普通肥料的施肥方式。

    2022年04期 v.39 564-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过程中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仵菲;蒲云峰;雷晓钰;何志浩;沈立荣;白红进;

    【目的】探讨库尔勒香梨发育过程中不同果实部位的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对库尔勒香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组织部位的总酚、总黄酮、酚类物质含量及其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能力(FRAP)进行测定,并分析酚类物质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库尔勒香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果肉和心外果肉中总黄酮、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果皮中熊果苷含量最高,在果肉和心外果肉中只检测出熊果苷、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异鼠李糖-3-O-芸香糖苷和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在香梨果心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和FRAP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绿原酸含量最高;库尔勒香梨果实中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极高,其中与FRAP呈显著正相关(p <0.01)。【结论】库尔勒香梨果实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随着果实的发育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果皮和果心具有更高含量的酚类物质和更强的抗氧化能力。

    2022年04期 v.39 574-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1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减量化肥配施海藻复合物对葡萄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于会丽;谢宁;徐国益;邵微;徐变变;乔宪生;司鹏;

    【目的】研究不同化肥用量配施海藻复合物对葡萄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为葡萄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郑州和新乡2个园区,以阳光玫瑰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处理:F(全量传统水溶肥)、HF(全量传统水溶肥配施海藻复合物)、F1(减量25%传统水溶肥)、HF1(减量25%传统水溶肥配施海藻复合物)、F2(减量50%传统水溶肥)和HF2(减量50%传统水溶肥配施海藻复合物)。【结果】在郑州和新乡2个园区,HF处理较F处理能增加葡萄单果质量和产量,且在减量施肥条件下,HF1处理和HF2处理的单果质量和产量均高于F处理,其中,在郑州园区,HF2处理葡萄产量较F处理显著增加9.5%;在新乡园区HF1处理的葡萄单果质量和产量较F处理分别显著增加26.52%和66.31%。在郑州园区,HF1处理和HF2处理果实内在品质与F处理无显著差异;而在新乡园区,F1处理和HF1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较F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31.46%和30.01%。同时,郑州园区配施海藻复合物处理果实色泽优于F处理,新乡园区HF1处理果实色泽与F处理无显著差异,但HF2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色泽参数。在养分含量方面,2个园区HF处理较F处理均能增加果实磷、钾养分含量,且在减量施肥条件下HF1处理果实磷含量显著高于F处理。【结论】在2个园区当前条件下,化肥减量均可增加葡萄产量和果实磷养分含量,其中减量25%传统水溶肥配施海藻复合物的果实可溶性糖、果实磷和钾养分含量均高于其减量50%处理。综合分析,减量25%传统水溶肥配施海藻复合物处理葡萄产量、果实品质和养分吸收综合效果较优。

    2022年04期 v.39 584-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7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省野生桑果实品质指标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张芳;王晓红;罗泽虎;韩世玉;

    【目的】评价贵州省15份野生桑种质资源果实品质,筛选综合品质优良的资源,为果桑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5份贵州野生桑资源为试材,测定单果质量、硬度、色泽等7个感官和pH值、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8个营养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野生桑资源果实品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提取的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7.998%,可以较好地反映桑椹品质的综合信息。聚类分析将15份野生果桑资源分为了两大类,分类结果与主成分综合得分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果2、果11、果24、果33等可作为贵州优良果桑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2022年04期 v.39 593-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9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迎秋红枣的柱头形态变化及早期胚胎发育研究

    任海燕;李登科;王永康;赵爱玲;薛晓芳;苏万龙;石美娟;刘丽;李毅;

    【目的】研究自花结实枣的柱头可授性、授粉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进程,为研究早期胚胎败育机制和克服枣树落花落果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以迎秋红枣品种为材料,定位观察单花开花动态,显微观察柱头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萌发情况、授粉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进程。【结果】迎秋红枣花为日开型,单花开放时间较短,约为26 h;最佳可授期为花瓣展平期至雄蕊展平期,持续4.5 h;授粉后8 h花粉管沿花柱道继续生长,并有少量花粉管生长到花柱的1/3处,36 h多数花粉粒进入花柱的2/3处,授粉后48 h,到达花柱基部;授粉后2 d花粉管经珠孔进入珠心释放2个精细胞,一个精细胞与胚囊次生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授粉后3 d,另一个精细胞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合子,授粉后5 d,合子开始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细胞。接着继续分裂,形成六细胞原胚。但授粉后6 d,可见珠被开始萎缩、原胚发育停滞的现象。授粉后12 d,发育成球形胚。【结论】揭示了迎秋红枣的柱头形态变化、授粉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在授粉后6 d珠被萎缩引起了枣的早期败育。这种自花结实的迎秋红枣早期胚胎败育可能与落花落果现象有关。

    2022年04期 v.39 602-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白糖罂荔枝果实品质

    王思威;孙海滨;常虹;钟声;赵俊生;王潇楠;

    【目的】探究广东茂名区域主栽荔枝品种白糖罂的营养成分特征,选择适合白糖罂外观和内质的评价指标,为白糖罂的风味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品质指标变异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020—2021年度来自茂名28份白糖罂样品的20项品质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白糖罂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单果质量、可食率、部分可溶性糖含量等6项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小,为3.74%~10.29%;其余14项指标变异系数较大,为12.81%~81.63%。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甜度、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含量等品质指标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滋味物质贡献值结果显示,蔗糖可显著影响茂名白糖罂的甜味,苹果酸和抗坏血酸显著影响其酸味。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贡献率较高的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226%,4个主成分分别反映了果实总糖、酸度、还原糖和果实总有机酸含量因子。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茂名白糖罂荔枝果实品质评价预测模型,包括4个有效指标,其中系数大于1的为苹果酸含量和甜度。【结论】可滴定酸、苹果酸、抗坏血酸含量和甜度等品质指标是评价茂名白糖罂果实品质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可为育种者选择亲本提供参考,也将为深入探究白糖罂果实内营养物质代谢机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2022年04期 v.39 610-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下载次数:2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2 ]
  • 枇杷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陈秀萍;苏文炳;蒋际谋;姜帆;

    【目的】探讨枇杷种质资源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组分含量多样性,为功能化利用与特异资源挖掘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份枇杷种质叶片、果皮、果肉和种子中的熊果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等三萜酸组分含量,并进行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10份枇杷资源的叶片、果皮、果肉、种子中均含有熊果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各组织中的三萜酸组分含量变异系数为21.8%~213.4%,变异最小的是叶片齐墩果酸含量,变异最大的是果肉熊果酸含量。不同组织中,叶片的三萜酸含量最高,其熊果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和总三萜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10、3.47、1.10、8.63 mg·g-1,是果皮的1.8~2.2倍、果肉的64.1~582.2倍、种子的114.4~170.6倍。大多数资源叶片和果皮的熊果酸含量最高,平均熊果酸含量各占总三萜酸的47.5%和51.4%,其次是科罗索酸含量,各占40.2%和35.7%,齐墩果酸含量均最低;果肉中科罗索酸含量最高,占总三萜酸的75.6%~94.1%,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低。各组织中的熊果酸、科罗索酸与三萜酸总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枇杷种质资源各组织中的熊果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含量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叶片的三萜酸含量高于果皮,二者的含量远高于果肉和种子。研究结果可指导叶片高三萜酸种质挖掘,也可用于果皮高熊果酸或果肉高科罗索酸优异资源的挖掘。

    2022年04期 v.39 621-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8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植物保护·果品质量与安全

  • 沃柑叶片响应柑橘溃疡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分析

    邱发发;潘贞珍;李鸾翔;夏黎明;黄桂香;

    【目的】了解沃柑叶片响应柑橘溃疡病侵染的分子机制及易感品种与柑橘溃疡病菌的互作应答机制,筛选出柑橘溃疡病菌危害沃柑叶片时的相关应答基因,为抗性育种提供基因基础。【方法】以接种溃疡病菌后0、2、4、6和8 d的沃柑叶片为试材,利用Novaseq 6000平台进行转录组双向测序,并对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相关性分析。【结果】接种无菌水(CK)后0、2、4、6和8 d获得的Clean reads分别是48 482 127、47 270 288、50 998 549、53 201 972和47 924 731条,接种柑橘溃疡病菌(JZY)后0、2、4、6和8 d获得的Clean reads分别是51 042 967、49 552 248、46 734 029、47 940 345和45 371 891条。接种后0、2、4、6和8 d的上调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分别为1、947、1081、656和2108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分别为1、343、753、303和1908个。在接种后2、4、6和8 d有374个基因均表达差异,其中上调基因为61个,下调基因为313个。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沃柑叶片响应溃疡病不同时期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生物进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中。KEGG注释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植物与病原体相互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过氧化物酶体和蛋白质内质网合成等途径。【结论】植物与病原体相互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过氧化物酶体和蛋白质内质网合成4条通路为柑橘感抗病相关的重要代谢通路。研究结果可作为深入研究柑橘种质资源感抗溃疡病基因和探究柑橘与病原菌互作分子机制的理论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04期 v.39 631-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下载次数:1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来自台湾地区番荔枝果实上可可花瘿病菌的检疫鉴定

    李敏;吕燕;陈细红;沈建国;段维军;

    【目的】从台湾进境的番荔枝果实样品上发现带有黑褐色、不规则病斑的病果,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以明确其病原种类及分类地位。【方法】采用常规PDA平板分离法获得1株疑似可可花瘿病菌(Albonectria rigidiuscula)菌株2268-2-2-3,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序列比对分析及致病性测定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分离菌株在PDA平板上菌丝生长茂盛,菌落呈粉色,可产生大量大型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或稍弯的柱形,具5~9个隔,大小为(52.98~76.33)μm×(5.38~8.56)μm,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圆柱形,有0~1个隔,大小(4.95~10.38)μm×(2.61~5.12)μm,培养期间未见有性阶段。经rDNA基因间隔序列(ITS)和翻译延长因子基因序列(EF1A)比对分析,发现该菌株与GenBank中多个可可花瘿病菌(A. rigidiuscula)菌株的ITS和EF1A基因序列同源性超过98%。根据EF1A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该菌株与其他多株可可花瘿病菌(A. rigidiuscula)分离物EF1A序列聚在同一个分枝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2268-2-2-3可侵染释迦果实,形成黑褐色不规则病斑。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地区释迦果上分离获得的菌株2268-2-2-3为可可花瘿病菌(A. rigidiuscula)。【结论】采用形态学、序列分析、致病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截获鉴定了来自台湾地区释迦果上的可可花瘿病菌。可可花瘿病菌是我国进境检疫性植物病原真菌,研究为口岸检疫以及该病菌的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2年04期 v.39 64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贮藏·加工

  • 外源GABA处理对采后靖安椪柑果实品质和保鲜效果的影响

    陈秀;罗震宇;张亚男;杨雪珍;余志汇;向妙莲;陈金印;陈明;

    【目的】探究γ-氨基丁酸(GABA)处理对采后靖安椪柑果实品质和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靖安椪柑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0.5 mmol·L~(-1)GABA浸果处理后置室温(20±1℃)贮藏,测定果实失重率、色差指数(CCI)、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等品质指标,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总酚、类黄酮、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和羟自由基清除率(OH)的变化。【结果】外源GABA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失重率,增加果皮亮度,维持果实TSS、TA、总糖、可溶性糖和柠檬酸含量在较高水平,从而维持果实品质;同时,GABA处理还显著提高椪柑果实贮藏中期(30~40 d)CAT、SOD和POD活性以及贮藏前期(10 d)和后期(60 d)APX活性,促进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积累,显著提高靖安椪柑果实羟自由基清除率,降低果实H_2O_2积累。【结论】GABA处理可能通过调节糖酸代谢、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和提高抗氧化物质含量以维持椪柑果实采后贮藏品质和保鲜效果。

    2022年04期 v.39 652-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1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专论与综述

  • 猕猴桃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及QTL定位应用研究进展

    李思凯;王然;齐秀娟;

    猕猴桃属植物共有54个种和21个变种,我国是原产地,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由于猕猴桃属植物具有雌雄异株、丰富的倍性变异及实生苗童期较长等特征,使得传统育种工作周期长、效率低。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开发了较多分子标记应用于猕猴桃研究领域,利用分子标记也构建了一些猕猴桃遗传图谱并进行了部分重要性状的QTL定位,为后续猕猴桃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综述了猕猴桃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基础,归纳了已发表的猕猴桃遗传连锁图谱和定位到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梳理出当前QTL定位技术在猕猴桃育种中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猕猴桃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技术在研究和育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以期为猕猴桃分子辅助育种更好的服务于实践奠定基础。

    2022年04期 v.39 662-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1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技术与方法

  • 防治长柔毛野豌豆生草果园杂草茎叶处理剂筛选

    王恒智;王立鹏;孙瑞红;金涛;彭学岗;王金信;刘伟堂;

    【目的】筛选出有效防治果园长柔毛野豌豆生草田杂草的茎叶处理剂,为果园长柔毛野豌豆生草田杂草的化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室内盆栽比较了8种除草剂对长柔毛野豌豆的安全性和常见杂草的生物活性,筛选药剂进行复配,进一步研究复配制剂的联合除草类型,测定其对长柔毛野豌豆的安全性及其在长柔毛野豌豆与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并对复配制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灭草松、咪唑乙烟酸与精喹禾灵茎叶喷雾处理在2×田间推荐剂量下对长柔毛野豌豆安全。咪唑乙烟酸在长柔毛野豌豆与碎米莎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播娘蒿、牛繁缕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大于2.0;灭草松在长柔毛野豌豆与荠菜、播娘蒿、牛繁缕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小于0.7,安全性差;精喹禾灵在长柔毛野豌豆与牛筋草、狗尾草、马唐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大于8.8。联合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与精喹禾灵按不同质量比复配后对马唐、牛筋草、看麦娘、牛繁缕、播娘蒿、荠菜的联合作用类型均为加成作用,其中以质量比2∶1复配后,选择性指数在2.4~8.9之间。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咪唑乙烟酸和精喹禾灵复配后在有效成分125~150 g·hm~(-2)剂量下,于杂草2~3叶期、长柔毛野豌豆3~5复叶期茎叶喷雾处理,药后30 d对荠菜、播娘蒿和看麦娘的总体鲜质量防效在86%以上,同时对长柔毛野豌豆安全。【结论】咪唑乙烟酸和精喹禾灵复配可以作为果园长柔毛野豌豆生草田防除杂草候选药剂。

    2022年04期 v.39 674-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新品种选育报告

  • 晚熟苹果新品种辽苹的选育

    王冬梅;刘志;吕天星;闫忠业;杨锋;黄金凤;

    辽苹是由寒富×岳帅杂交选育出的晚熟苹果新品种。果实扁圆形,果顶略有棱起,极易着色,不套袋全面着深红色。平均单果质量235 g,果肉黄白色,肉质松脆,硬度10.8 kg·cm~(-2),风味甜酸浓郁,可溶性固形含量(w,后同)13.9%,总酸含量0.51%。果实生育期165 d,在熊岳地区10月中旬成熟,极耐贮藏,冷库可至翌年5月,贮后风味更佳。树势强,萌芽率高,平均67.8%,成枝力中等,平均5.3个。自花结实率低,S基因型为S_1S_9。丰产,利用带分枝乔化大苗建园(666.7 m~2定植83株),栽后第2年见果,第3年平均产量6 847.5 kg·hm~(-2),7年生树平均产量60 258 kg·hm~(-2)。抗病性中等,果实易感水心病,对苹果枝干轮纹病表现为中抗。抗寒性较强,适宜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以南及相似生态区栽培。

    2022年04期 v.39 685-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抗寒李新品种公主红的选育

    张艳波;王雪松;陈蕾;崔龙;李锋;隋松兵;张连喜;

    公主红李是以跃进李实生播种选育出的中早熟新品种。果实扁圆形,果皮盖色红色,底色黄绿,果肉黄色,肉质松软,汁液含量多,纤维细,半离核,果顶平,缝合线浅。平均单果质量56.8 g,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6.4%,可溶性糖含量7.93%,可滴定酸含量0.92%,类黄酮含量67.27 mg·100 g-1、花青素含量14.05 mg·100 g-1、类胡萝卜素39.21 mg·100 g-1。公主岭地区4月下旬开花。在吉林地区露地栽培8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95 d左右。可在吉林省无霜期≥130 d,≥10℃有效积温2800℃以上地区引种试栽。

    2022年04期 v.39 689-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观赏鲜食兼用猕猴桃新品种满天红2号的选育

    韩飞;李大卫;赵婷婷;刘小莉;张琦;钟彩虹;

    满天红2号是通过自然授粉实生群体选育而成的观赏与鲜食兼用的猕猴桃新品种。该品种树势中等,萌芽率54.37%,花枝率98.96%。花以单花为主,红色,花量大,花冠直径42.91 mm,花瓣6~8枚,花柄长33.87 mm;花丝数53.77枚,紫红色,花药黄色;柱头数35.65枚,白色。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质量84.28 g,最大单果质量106 g,果面密生褐色短茸毛;果肉黄色,肉质细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6.9%,总糖含量10.48%,可滴定酸含量1.31%,维生素C含量101 mg·100 g~(-1),钾含量335 mg·kg~(-1),钙含量46.5 mg·kg~(-1)。在武汉地区,4月中旬开花,9月底果实成熟,果实生育期在165 d左右。

    2022年04期 v.39 692-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佳丽的选育

    杨兴玉;肖维强;许林兵;李华平;黄秉智;

    佳丽(Musa acuminata,AA)香蕉是从泰美人蕉(M.acuminata,AA)不定芽通过~(60)Co-γ辐射诱变选育的出香蕉新品种。假茎高2.39~3.31 m,叶姿直立,叶形比为3.23,大叶芽和组培苗的叶子细长,且有紫斑叶,果穗生长位置呈45°。幼果及果轴多茸毛,果形弯,果顶长尖。熟果皮为黄色,果肉为象牙白,肉质结实,风味浓甜,香味浓香。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26.6%,可滴定酸含量3.24 g·kg~(-1),总糖含量20.3 g·100 g~(-1),维生素C含量10.8 mg·100 g~(-1),粗纤维含量0.1%。生长周期较贡蕉短,从种植至收获220~270 d,佳丽蕉的挂果期1.5~2.7个月,可宿根栽培,一年可收多造。相较贡蕉,佳丽蕉货架期长,广州夏天可保存3~5 d,冬春可保存5~7 d。相较香芽蕉,佳丽有更好的抗风性。每666.7 m~2种植220~280株,单株产6~16 kg。高抗枯萎病1号和4号生理小种,可在香蕉枯萎病区试种推广。

    2022年04期 v.39 696-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果树学家邓明琴教授

    <正>我国著名草莓专家、著名果树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终身名誉理事长、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邓明琴教授于2022年4月5日凌晨4点56分逝世,享年98岁。邓明琴教授,女,生于1925年2月,汉族,湖北云梦人,侨眷,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园艺系,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省农林厅从事农业技术工作,

    2022年04期 v.39 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果树学报》投稿须知

    <正>(2022年1月修订)《果树学报》是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果树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文献源的重点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国际标准16开本,128页码。1读者对象果树专业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具有同等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

    2022年04期 v.39 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