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兵;董炜昱;郭国凌;张舒琴;陈猛;许波;衡伟;
【目的】探讨外源FeSO_4对梨黄化叶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其糖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砀山酥梨正常和黄化植株为试材,对生长期黄化植株喷施0.2%FeSO_4溶液,测定叶片总叶绿素(Chl)、山梨醇、果糖、葡萄糖及蔗糖含量;分析了光合、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FeSO_4处理诱导了黄化叶内Chl合成,增强了其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_m、F_v/F_m,促进了叶内果糖、山梨醇和葡萄糖积累。FeSO_4处理后3、6、9、12 d,光合基因PSIsubunit II、PSII psbD、Rubisco activase V和Chl a–b P4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山梨醇代谢相关基因S6PDH1、SDH2/3和其转运基因SOT8/14/15/26/30表达量则均在处理后6 d和9 d显著增加。而蔗糖合成基因SPS1/3和转运基因SUT1/2/3、TMT2表达量均在处理后3、6、9 d显著减少,而显著下降的SUS1/3/7/12则可能催化了蔗糖的降解。【结论】外源FeSO_4促进了黄化叶内Chl合成,调控了光合基因的表达,并显著增强了其光合作用,同时调控糖代谢相关基因,加速其合成、分解与转运,显著增加了叶内果糖和葡萄糖含量。
2022年01期 v.39 2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刘丽;李秋利;高登涛;魏志峰;石彩云;王志强;刘军伟;
【目的】探讨中油20号桃不同树形对树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研究3年生中油20号桃Y字形、主干形、三主枝开心形、四主枝开心形及V字形5种树形的夏季结果枝部位光照度,成熟果实品质及冬季树体结构。【结果】同一树形不同部位的光照度和果实品质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上层>中层>下层,不同树形相同部位间差异不显著。每666.7 m~2产量为主干形>V字形>Y字形>三主枝>四主枝。树体的主枝数越多,主干直径越粗,树体越高,冠径越大。总枝量主干形最少,四主枝最多,而每666.7 m~2枝量V字形最多,主干形其次。不同树形枝类组成,长枝比例顺序为主干形>V字形>Y字形>三主枝>四主枝,中短枝比例与长枝比例相反。选择了13种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5种树形的优劣顺序依次为V字形、四主枝开心形、三主枝开心形、Y字形、主干形。【结论】V字形树形综合评分最高,产量和每666.7 m~2枝量较高、品质表现较好,是适宜标准化栽培的优良树形。
2022年01期 v.39 3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下载次数:8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吕正鑫;王海令;贺艳群;刘青;黄春辉;贾东峰;徐小彪;
【目的】以5份猕猴桃种质果实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种质的糖酸含量、香气物质构成及感官特征,明确种间差异,为开展猕猴桃果实风味评价、品种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系)猕猴桃果实的挥发性香气物质,使用感官评价法评定果实风味。【结果】5份猕猴桃种质果实达到软熟状态后的可溶性总糖含量(w,后同)为11.02%~13.66%,可滴定酸含量为1.15~1.51%,糖酸比为8.50~11.35。共检测出6大类57种有效香气化合物,其中醛、醇、烷、酯、萜烯和其他类分别为3、8、1、22、13和10种,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分别为萜品油烯、丁酸乙酯和2-己烯醛;5份种质分别检测出的香气物质数量为19(苌楚2号)、30(赣猕6号)、18(赣红7号)、21(麻毛10号)和26种(麻毛13号);各种质的主要香气物质也存在差异,酯类物质是苌楚2号、赣红7号和麻毛13号中的主要香气物质类型,萜烯类物质是赣猕6号和麻毛10号中的主要香气物质类型。感官评价综合得分最高的品种(系)为赣猕6号,其次为麻毛13号。【结论】基于糖酸含量、糖酸比、香气物质测定及感官评价探讨了猕猴桃风味品质,明晰了不同猕猴桃种质风味品质的差异。
2022年01期 v.39 4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2K] [下载次数:9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蔡虎;张文娥;吴浪;樊卫国;王金金;彭剑;江辉;曹景富;潘学军;
【目的】探究拉枝对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生理生长、成花坐果和坚果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黔核7号为试材,以自然生长开张角度在30°~35°之间的枝条为对照(CK),设置拉枝60°、90°和110°3个处理,统计拉枝后枝条的数量和类型、成花数和坐果数,计算坐果率,测定叶片的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和坚果品质。【结果】拉枝90°时显著提高了黔核7号的总枝条数、短枝数和中长枝数,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36.8%、64.0%和81.0%;并且,拉枝90°时雌花数、坐果数、坐果率达到最大值,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06.6%、231.1%和14.1%;树体内膛、中部和外围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拉枝90°时达到最大值,拉枝90°和110°能够显著降低中部和外围叶片的胞间CO2浓度;叶片的N、P、K、Ca、Mg、Fe、Zn元素含量在拉枝90°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拉枝在不明显改变黔核7号的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壳厚、出仁率的情况下,能够促进其核仁质量、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的积累,其中,只有拉枝90°显著增加了黔核7号的单果质量,比对照提高了6.0%。【结论】拉枝90°能够增加黔核7号泡核桃的叶片养分含量,促进成花和坐果,并提高坚果品质。
2022年01期 v.39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0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孟祥春;黄泽鹏;肖志丹;凡超;向旭;
【目的】对5个荔枝品种的品质和风味进行鉴定,为品质评价及栽培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理化和液相色谱技术测定糖、酸、维生素含量等品质指标,气相离子迁移谱检测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组分。【结果】4个优质品种仙进奉(Xianjinfeng,XJF)、水晶球(Shuijingqiu,SJQ)、佛绿(Folü,FL)和冰荔(Bingli,BL)的平均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大,均比传统品种怀枝(Huaizhi, HZ)略高,而XJF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比较均等,HZ和其他3个优质品种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可滴定总酸与苹果酸含量的高低依次为XJF>HZ>SJQ>BL>FL。XJF和FL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HZ,而SJQ和BL低于HZ。与HZ相比,XJF、SJQ和BL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具有明显独立的特征峰区域,聚类分析显示,BL和HZ的总挥发性风味差异最小,XJF次之,而FL和SJQ与HZ差异最大。【结论】4个优质荔枝的品质指标与HZ相比有不同的差异,而具有品种特异性的挥发性风味组分和含量差异最为显著。糖、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分和含量可作为荔枝优质品种的品质评价指标。
2022年01期 v.39 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0K] [下载次数:9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 ] - 张锡铜;吴青松;林文秋;姚艳丽;张秀梅;
【:目的】分析比较18份菠萝种质的果实外观性状,为菠萝优异资源挖掘与育种应用提供科学借鉴,为利用果实外观性状鉴别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量菠萝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眼深度、小果宽、小果高、果心直径、小果数、果形指数等9个菠萝果实外观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菠萝种质果实外观性状在种质间存在显著差异,菠萝种质间果实单果质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达48.62%,果眼深度和果形指数的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9.83%和7.04%。所试性状中单果质量与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小果高、小果宽、果心直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菠萝小果数与果眼深度、果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所试种质中黑菠萝单果质量最大,达到1 992.07 g,显著高于除开英1号和N36之外的其他种质;开英1号单果质量较大,且变异系数较小,遗传较稳定;Josapine单果质量最小,果心直径和果眼深度最小,显著低于其他种质;马来西亚沙捞越果形指数为1.40,为18个种质中最大;所测量的各性状中果眼深度的整体变异系数最小,遗传最稳定。【结论】菠萝种质果实外观性状单果质量、果心直径、小果数、果眼大小、果实纵径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利用这些果实性状进行品种识别和鉴定。所试种质中开英1号、马来西亚沙捞越、N36等种质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2022年01期 v.39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蔡昭艳;苏伟强;董龙;邱文武;施平丽;刘业强;黄辉晔;黄章保;任惠;王小媚;
【目的】探讨培养基中的钙、镁、钾浓度及光照、温度对西番莲花粉体外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置钙、镁、钾及光照、温度梯度,测量在该梯度下的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延伸长度。【结果】钙、镁、钾非西番莲花粉离体萌发的必需培养基成分,钙对西番莲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在质量浓度为0~300 mg·L~(-1)时,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均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300~1200 mg·L~(-1)时最佳,大于1200 mg·L~(-1)时,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均显著降低。镁、钾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均无显著影响。光照、温度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均具有显著影响,黑暗条件下最佳,随着光照度的增加,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均显著降低;二次方程能较好地拟合温度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论】培养基中钙浓度及光照、温度对西番莲花粉体外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具有显著影响,镁、钾无显著影响,最适的C(aNO_3)_2·4H_2O质量浓度为300~1200 mg·L~(-1),西番莲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50 g·L~(-1)蔗糖+150 g·L~(-1)PEG-4000+25 mg·L~(-1)H_3BO_3+300~1200 mg·L~(-1)Ca(NO_3)_2·4H_2O,在该培养基组分下的花粉萌发率为86%以上。0 lx(黑暗)、25.69℃分别为西番莲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最适光照及温度,温度对西番莲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符合二次项方程。
2022年01期 v.39 8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7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金玉;徐焕良;梁丰志;王江波;王浩云;
【目的】进一步优化新疆红枣优生区,促进新疆红枣产业的提质增效。【方法】现有的优生区划分算法,由于其参数设值受人为主观影响较大,使优生区划分呈现较大的不确定性。以环塔里木盆地19个地区33个采样点的灰枣和骏枣的12个果实品质指标为数据集,提出了参数自适应的红枣优生区划分算法。【结果】首先对枣样本品质数据集进行300次有放回的随机抽样,对每一次抽取的样本进行参数自适应的主成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融合得到红枣的主要品质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各产区枣样本数据进行150次参数自适应的聚类分析,根据每次聚类结果所对应的红枣主要品质指标,利用无向加权图进行融合,得到不同品质指标所对应的优生区划分结果。确定灰枣和骏枣的主成分,在主要品质指标上将灰枣和骏枣优生区划分为4类。【结论】提出新疆环塔里木盆地各产区灰枣和骏枣的主要品质指标为总酸含量、总糖含量、单果质量和制干率,为新疆红枣区域化发展提供了依据。
2022年01期 v.39 9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马丽;孙凌俊;高圣华;朱绍坤;乔军;
岳秀无核是由红地球×无核白鸡心杂交选育出的中早熟葡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整齐,平均单穗质量484.1 g,最大穗质量697.8 g,果粒长椭圆形,平均粒质量4.7 g,最大粒质量7.3 g,果皮紫红色,中等厚,无涩味,果肉硬脆,果汁呈黄绿色,味甜,无核。成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8.1%,可溶性糖含量17.36%,总酸含量为0.44%,糖酸比为39∶1,维生素C含量4.33 mg·100 g~(-1),综合品质上。果实生育期115~125 d,在熊岳地区8月中下旬成熟;该品种萌芽率为62.5%,结果枝率为72.7%,结果系数为1.51,定植第2年开花结果,早期丰产性好。抗病性和适应性均较强。适合在熊岳及近似环境地区推广栽培。
2022年01期 v.39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武晓红;王端;陈雪峰;刘志琨;赵习平;季文章;袁立勇;张宪成;唐焕英;景晨娟;
金辉是2003年以鲜食加工兼用杏品种串枝红为母本,以丰产性极强的金太阳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的早熟杏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面底色橙黄,阳面着1/4~1/2片状红色,果面光亮洁净,果面有茸毛;果肉橙黄色,肉质细腻,纤维细少,有韧性,汁液较多,酸甜可口;平均单果质量82.6 g,大果质量125 g。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3.2%,总糖含量11.3%,总酸含量0.77%,维生素C含量6.39 mg·100 g-1;品质上;离核,苦仁;果实可食率96.40%,果实带皮硬度9.5 kg﹒cm-2。果实发育期68 d左右,在石家庄地区,6月上旬成熟。完全花率78.56%,完全花自然坐果率61.86%,萌芽率64.86%,成枝率15.21%。金辉杏生长势强,耐寒、耐旱、耐瘠薄能力强;生长季节无明显的枝干、叶、果病害,基本无早期落叶现象。金辉杏耐贮运,常温下可存放5~7 d。适宜在华北、西北和东北杏适生区进行露地栽培,大树高接后第2年开始结果,盛果期平均每666.7 m2产鲜杏225 3.0 kg,丰产性好。
2022年01期 v.39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赵凤军;张明瀚;张艳红;王丹丹;
丹阳是由野生资源无性系选育出的中晚熟软枣猕猴桃新品种。果实呈扁圆形,果皮绿色,表面略有棱,不具蜡质,果肉翠绿色,质地细腻多汁,风味酸甜适中;平均单果质量20 g,最大单果质量46 g,果形指数0.85,出汁率9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20.1%,总酸含量0.99%,糖酸比20.3,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18.03 mg·g~(-1),维生素C含量2.86 mg·g~(-1);品质上等。果实生育期110 d左右,在丹东地区(N40°07′,E124°23′)9月中、下旬成熟;每花序花朵数1~3,萌芽率50%,成枝力90%。较抗葡萄瘿螨。常温货架期5~10 d,1~3℃低温冷藏可达70 d。适合年平均降雨量450~1200 mm,无霜期120 d以上,10℃以上有效积温超过2500℃,冬季最低气温在-30℃以上,排水良好的弱酸性或中性土壤的地区栽培;第3年开花结果,产量15 000 kg·hm~(-2)以上,丰产性好。
2022年01期 v.39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 ] - 张迟;陈红星;胡文翠;叶潇铃;王秀秀;张敏;
磐月榧是从磐安县香榧古树中选育出的新品种。磐月榧种实、种核、种仁形状均为长倒卵形,部分为弯长形。磐月榧平均单种质量8.0 g,种子纵径3.78 cm,横径1.85 cm,种形指数2.05,假种皮厚0.37 cm,鲜出核率32.87%,干出核率63.56%。种核、种仁长倒卵状椭圆形,部分为弯长形,平均单核鲜质量2.7 g,纵径3.55 cm,横径1.14 cm,核形指数3.11,骨质中种皮厚0.07 cm,干出仁率70.12%。平均单仁干质量1.2 g,含油率55.4%,可溶性糖含量(w,后同)6.16%,蛋白质含量8.92%,炒制后脱衣方便,质地松脆。磐月榧在种子外观上与当前主栽种细榧明显不同,与磐安长榧很相似,但通过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鉴定表明,磐月榧与磐安长榧在DNA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别,是两个不同的品种。磐月榧在浙江省会稽山脉海拔200~800 m的山地中栽培生长良好,其栽培技术要求与细榧相同。
2022年01期 v.39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