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学报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电话:0371—63387308
    0371—65330928
邮箱:guoshuxuebao@caas.cn

银行汇款(审稿费、版面费)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管城支行

账 号: 16045601040002497

开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郑州果树研究所

附言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发票信息请发编辑部邮箱)。

访问量:869188

研究论文

  • 渭北3种不同类型苹果园冠层特征及光照特性

    高登涛;韩明玉;李丙智;张林森;白茹;

    渭北果区正在推广的旨在提高果园通风透光条件的“大改形”技术已进行几年,为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应用WinsCanopy2004a冠层分析仪对陕西渭北3种不同类型苹果园冠层及光照的有关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类果园的平均冠下总辐射偏大(透光率高),每666.7m2留枝量偏低,说明改形对改善树体的光照条件效果明显,但是改形偏重;中冠园果树的透光率最高,小冠园最低;大冠园果树的叶面积指数最大,当年生枝量与主枝数的比例最大。

    2007年03期 259-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0 ]
  • 产地和砧木对华冠苹果芳香物质及风味的影响

    阎振立;张全军;过国南;赵锁印;张顺妮;李玉萍;

    为探明外界条件对华冠苹果主要芳香物质成分及风味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不同产地、不同砧木和栽培方式下的华冠果实主要芳香物质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地和不同砧木对果实芳香物质总量有很大的影响,同一产地高海拔果园有利于果实酯类和醛类的积累,而低海拔果园则有利于果实醇类、烷类和酮类物质的积累;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er)实生砧上的果实芳香物质总含量低于其他砧木的果实;套袋提高了果实中醇类、烷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了果实中酯类和醛类物质的含量;进一步证实了较高的C4、C5类饱和醇是华冠异香味产生的主要原因。

    2007年03期 263-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甘肃中部梨资源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范太伟;蔡丹英;李红旭;王发林;赵长增;滕元文;

    用6对SSR特异性引物对甘肃中部46个梨品种或类型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SR位点的期望杂合度为0.446~0.738,平均为0.639,显示了良好的品种鉴定能力。采用UPGMA聚类分析法构建的系统树将供试梨品种或类型分为7个大组:木梨组、白梨组、秋子梨组、褐梨组、西洋梨组和2个可能以秋子梨为基本种而形成的复杂的种间杂种组。唯一的砂梨品种黄花梨包含在白梨组中。新疆梨的5个品种没有独立成组,而是分别包含在木梨、白梨及秋子梨组中。一些原来根据形态学无法归类的品种和类型分别和木梨、白梨和西洋梨聚合在一起,显示出和这些梨系统的亲缘关系;木梨虽然采集地相对集中,但也显示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2007年03期 268-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成熟采收期对清水白桃果实达到完熟时品质的影响(英文)

    贾惠娟;李斌;水口京子;冈本五郎;

    以软溶质水蜜桃清水白桃为试材,分别在树上完熟的前6、4和2d采样,贮藏于25℃,相对湿度90%的环境条件下至完熟,与树上完熟果实相比较,调查了果实的生理变化、色泽和果汁品质性状,并对完熟果实进行了风味评定。结果表明,贮藏期间的果实乙烯释放量以完熟前2d采收的果实增加最快并在果实完熟时达到最大,树上完熟的果实乙烯释放量最少。树上完熟前6d采收的果实,果皮亮度、果汁的蔗糖含量、“果香型”内酯类物质含量均低于后3次采收的果实,其中以树上完熟前2d采收的果实为最高。相反滴定酸、柠檬酸、天冬酰胺和“清香型”香气物质含量以树上完熟前6d采收的果实最高。完熟果实的风味评定也显示了树上完熟前2d采收的果实综合评价最高,早期采收的果实即使贮藏后达到完熟果肉硬度,甜度和香味少、酸味重。另外,树上完熟的果实肉质粗,酸度低,有怪香味,综合评价不高。

    2007年03期 276-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需冷量桃品种营养生长和光合特性研究

    曹珂;王力荣;朱更瑞;方伟超;

    为了探明温带地区低需冷量桃早期丰产性的生理机制,以不同需冷量桃植株为试材,对其在郑州地区下半年生长季节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长期,低需冷量桃表现出较中、长需冷量种质更高的营养产物积累。分析其营养生长的影响因子认为,光合叶面积与植株营养生长相关性不明显,单叶净光合日总量才是低需冷量种质营养旺盛积累的主要原因,而单叶净光合日总量是植株较低的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和较高的10:00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的综合表现。低需冷量桃在温带地区的这些光合特性可能是由它固有的遗传基础和植株对温带地区环境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2007年03期 282-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葡萄果皮花色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

    杨夫臣;吴江;程建徽;徐凯;陈俊伟;

    以红地球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葡萄果皮中花色素的提取方法及色素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盐酸-无水甲醇的提取葡萄果皮色素效率最高,其次是95%乙醇-4.7%盐酸(v/v=85/15)、1%盐酸-无水乙醇;以1%盐酸-无水乙醇为提取液,葡萄果皮质量与提取液的料液比宜为1∶5~1∶10(m∶v,g/mL)。光谱特性分析表明,葡萄皮花色素属于花色素苷类,其稳定性受溶液的pH值影响最大,当溶液pH≥9时,特征光谱消失。葡萄花色素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但在光下降解速度加快,受热后在光下降解更快;Fe3+对葡萄花色素的不良影响大于Zn2+、Ca2+;高浓度的蔗糖、果糖对花色素有一定的护色效应,而葡萄糖对其影响不明显;维生素C、苯甲酸钠对花色素有不良影响。

    2007年03期 287-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葡萄砧穗组合根系构型研究

    王晓芳;徐月华;翟衡;王兆顺;裴承国;相昆;陈锋;

    为探讨砧木根系组成的差异,以田间生长的6种葡萄嫁接植株为试材,挖根测定不同砧穗组合的根系构型,结果表明,以1103P为砧木的根系为深根性,3个品种组合分支角度为20°~40°,根系垂直分布为0~80cm土层,其中以20~40cm土层根量最大;而SO4砧木的根系为浅根性,分支角度为70°~90°,水平延伸为主,根系58.7%~67.5%集中分布于0~20cm土层内,60cm以下土层没有根系。地上部嫁接品种对同一砧木的根构型,特别是根系分布和根系数量有一定影响,但对分支角度影响不大。均以1103P为砧木,黑乌拉的根系分布深于桑乔维赛和法国兰;以SO4为砧木,维帝朝的表层根系明显多于波斯克,而桑乔维赛的根系数量明显少于维帝朝和波斯克。由此可见,品种对砧木有一定的反馈调节作用,但2种砧木根系构型差异明显,生产上应该根据生态条件选择深根或浅根性砧木。

    2007年03期 293-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大青叶樱桃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变化动态

    于翠;吕德国;秦嗣军;杜国栋;刘国成;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2年生大青叶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根际微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分类,分析了不同物候期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从大青叶樱桃根际分离纯化获得的细菌分别属于15个属,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主;放线菌属于链霉菌属的6个类群,以白色类群(Albosporus)、黄色类群(Flavus)为主;真菌以镰刀菌(Fusarium)和木霉属(Trichoderma)为主。不同生育期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不同,落叶期根际细菌种群结构最丰富,萌芽期最少。

    2007年03期 298-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李梅杏类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杨红花;陈学森;冯宝春;吴燕;

    为探讨李梅杏种质资源与其近缘种李、杏之间的亲缘关系,对来源于山东、辽宁等地的李梅杏种质资源及李、杏等品种共30份进行了RAPD和S等位基因的PCR扩增分析,结果表明,李梅杏与李、杏之间亲缘关系较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李梅杏与中国李的遗传距离较近,表明李梅杏的母本可能为李;同时S等位基因的PCR扩增结果显示李梅杏与李的扩增条带数一致,均为一条且位置相近,表明李梅杏与李的进化趋同性可能较杏更近。

    2007年03期 303-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南亚热带果梅自然休眠特性的研究

    王心燕;何惠玲;梁关生;赵春香;

    为了解南亚热带广东果梅品种的自然休眠特性,采用插枝法对6个主栽果梅品种的自然休眠特性进行了连续4年的观察。结果表明,供试的品种可划分为较短休眠期和较长休眠期2个品种组,横核、大核青属较短休眠期品种组,花芽的休眠期为34.5d、叶芽的休眠期为44.8d;软枝大粒梅、白粉梅、李梅和桃梅属较长休眠期品种组,花芽的休眠期为46.7d、叶芽的休眠期为60.9d。果梅最早进入自然休眠在10月5日,花芽结束休眠最晚在11月30日,叶芽最晚在12月15日。果梅自然休眠期间的日均气温平均值是花芽22.1℃、叶芽21.5℃,日最低气温平均值是花芽18.4℃、叶芽17.6℃,果梅的自然休眠是在较高气温条件下通过的。认为可采用0~14℃低温模式来研究南亚热带果梅品种的低温需求量,在这个模式下,较短休眠期品种组的低温需求量为花芽55.8h,叶芽110h,较长休眠期品种组的低温需求量为花芽94.3h,叶芽180.3h。

    2007年03期 308-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山楂ISSR分析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代红艳;张志宏;周传生;李贺;郭修武;

    为在DNA分子水平上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分析奠定基础,对退火温度、循环次数、DNA模板质量、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种类和浓度等影响ISSR反应的因素进行研究,建立并优化了山楂的ISSR分析体系。优化的山楂ISSR分析体系为:采用改进的CTAB法或QIAGEN试剂盒法提取总DNA;PCR反应体积为20μL,内含1×PCR反应缓冲液(Promega公司),3.0mmol/L MgCl2,0.2mmol/L dNTP,0.3μmol/L引物,0.5U Taq DNA聚合酶(天根公司),50ng总DNA;扩增程序为94℃ 3min;94℃ 30s,退火温度1min,72℃ 2min,38个循环,72℃ 7min。筛选出了10个适宜山楂遗传分析的ISSR引物。

    2007年03期 313-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水分胁迫对成年糯米糍荔枝末次秋梢发育和成花的影响

    王泽槐;宋世文;李建国;赵晓勤;谢世恭;曾亚妮;谢永红;

    以16年生糯米糍荔枝为试材,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其末次秋梢发育和成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的末次秋梢萌芽抽梢期主要集中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保湿处理抽梢时期集中在9月上中旬,10月上旬干旱处理没有新梢抽出而保湿处理还有少量新梢抽生;9月份各旬抽生的末次秋梢从萌芽至老熟所需的时间均表现为保湿处理比干旱处理多11~13d,但末次秋梢从老熟到白点出现所需时间,保湿处理平均为39d,比干旱处理缩短17d;说明中度水分胁迫使末次秋梢的萌芽期提前,并缩短了秋梢的老熟时间,但是大大地延长了白点出现所需的时间。此外,干旱和保湿处理的植株枝梢成花率单株间差异较大,但总的来看中度水分胁迫对糯米糍荔枝成花没有促进作用。

    2007年03期 319-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云南枇杷属植物资源及其分布(英文)

    杨向晖;刘成明;吴锦程;林顺权;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标本,对云南的枇杷属植物种类、地理及垂直分布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云南野生枇杷属资源共有16个种、变种及变型。其中种为13个,占全国16个种中的81.25%;变种或变型3个,占全国5个变种或变型的60%。其中,椭圆枇杷在云南首次被发现。依据云南枇杷属植物本身的分布特点,并参照植被和自然条件状况,云南枇杷属植物大致可以分为4个分布区:Ⅰ滇南、滇西南小区;Ⅱ滇东南小区;Ⅲ滇中高原小区;Ⅳ滇西、滇西北横断山脉小区。通过对云南与它邻近地区和国家的野生枇杷属资源的比较,发现云南省的枇杷属植物种类最多。因此云南是我国枇杷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基因中心。

    2007年03期 324-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杧果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余贤美;艾呈祥;

    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海南、云南、广西3省的12个杧果野生居群共265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居群遗传结构进行研究。9个引物共检测到102个位点,其中89个位点为多态位点,占87.25%。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杧果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在物种水平上,He=0.2541,H0=0.3940;在居群水平上,PPL=66.81,He=0.1968,H0=0.3099)。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和AMOVA分析表明,各居群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GST=0.2337,FST=0.2192),可能是由于生境破坏和基因流的障碍(Nm=0.8905)引起。UPGMA聚类分析表明,广西的3个居群(那坡、邕宁、平南)优先与云南的文山居群聚为一支;而云南的永德和版纳居群各自聚为一支。

    2007年03期 329-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花后温度和湿度条件对台农1号杧坐果率的影响

    欧世金;朱建华;彭宏祥;黄台明;何全光;徐宁;何新华;

    为探索杧果坐果率与开花后温度和湿度条件的关系,以台农1号杧为试材,应用生物统计学方法计算分析了80个温度和湿度自变量与不同时期坐果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花后14d的坐果率受温度和湿度条件影响最大。(2)花后7d两性花坐果率与花后1~6d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直线线性负相关,与花后1~2d、1~4d、1~6d的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平均最低温度、>10℃积温无显著相关关系。(3)花后14d坐果率与花后6~10d的平均最高温度、4~10d平均温度、2~10d平均最低温度、4~14d>10℃积温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直线相关;与花后1~14d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呈显著的多项式线性相关;与花后1~14d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的直线线性负相关。(4)花后25d坐果率与花后1~10d的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温度、>10℃积温以及花后1~14d平均最高温度呈显著的多项式线性相关。(5)有利于花后14d坐果的花后4~14d的下限平均温度为20.6℃,最适温度为24.7℃。

    2007年03期 334-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10对采后草莓果实病害的抑制效果

    赵妍;邵兴锋;屠康;陈继昆;

    主要研究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草莓果实采后病害以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10作为拮抗菌,以新鲜草莓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贮藏温度、不同接种时间的B10活菌液、菌悬液、热处理液和过滤液对草莓果实人工接种灰霉病的抑制效果;以及不同浓度菌悬液对果实自然病害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B10活菌液、菌悬液对病害的抑制效果较好,热处理液和过滤液次之,但均显著好于对照;在25℃和1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较高的贮藏温度有利于拮抗菌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在接种拮抗菌之后8h和16h分别接种病原菌的不同时间下,拮抗菌接种时间早,抑制效果好;B10菌悬液对草莓果实自然病害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该作用越显著。

    2007年03期 339-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8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0 ]
  • 浙江两地区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扑海因的抗药性及其分子机制

    礼茜;严蕾艳;童英富;孔樟量;洪文英;李红叶;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来自浙江省建德市和杭州下沙区2个草莓主产区的98个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菌株对杀菌剂扑海因(iprodione)的抗性。结果表明建德下涯和庙头张2地区已存在抗扑海因的菌系,抗性频率达17.5%,最高抗性菌株的抗性倍数为12.32。而下沙和建德的杨村桥地区则尚未发现抗性菌系。扩增、测序和比较扑海因敏感和抗性菌株BcOS1基因N-端氨基酸重复区段的526bp序列,发现抗性菌株存在2种分子变异类型,即BcOS1的365位氨基酸从异亮氨酸(Ile)变为丝氨酸(Ser),369和373位同时从谷氨酸(Gln)和天门冬氨酸(Asn)变成脯氨酸(Pro)和丝氨酸(Ser),以前一个类型为主,占8个抗性菌株中的7个。

    2007年03期 34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72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香蕉、杧果果实采后病害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胡美姣;高兆银;李敏;杨凤珍;郑服丛;

    以9种分别来自香蕉、杧果采后病害的病原菌[Colletotrichum musae(Berk.et Curt.)Arx、Fusarium semitectum Berk.et Rav.、Verticillium theobromae(Turc.)Mason & Hughes、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Fre.)De Varies、Nigrospora oryzae(Berk et Br.)Petch、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和Dothiorella dominicana Petr.& Cif.]为供试菌种,在中草药质量浓度相当于20mg/mL干药材的条件下,测定了41科72种中草药丙酮提取物对菌丝体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供试的所有中草药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平均抑菌率为34.80%,其中,丁香对9种病原菌的抑菌率为100%,肉桂和大茴香的抑菌率大于90%,平均抑菌率大于50%的中草药提取物有16种,同一中草药对不同病原菌及不同中草药对同一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均存在差异。平均抑菌率大于90%的丁香、肉桂和大茴香对9种病原菌的EC50值为0.38~13.47mg/mL。

    2007年03期 349-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0 ]

会讯

专论与综述

  • 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翟衡;史大川;束怀瑞;

    总结了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苹果产业正进入一个由世界苹果生产大国转变为产业强国的重大转折时期。今后的发展趋势将是稳定规模,提高单产,提高果品及其加工产品质量,发展二、三产业。发展重点是建立以简化省工、优质、丰产为特点的现代化苹果栽培管理技术体系,现代化贮藏、深加工技术体系和物流体系,加大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改善科技服务与培训水平,改革技术推广体系,提高产业的标准化水平,如种植业推行良好操作规范(CHINA-GAP),建立可追溯制度,加工业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以及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认证,成立国家级苹果协会并协助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或协会,加快外向型苹果产业经济研究,建立公共资讯和专业咨询系统或机构。

    2007年03期 35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5 ] |[阅读次数:0 ]

研究报告

  • 梨实生苗枝条高接后枝叶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变化

    李晓刚;蔺经;杨青松;颜志梅;盛宝龙;常有宏;

    以梨实生苗1年生枝条为接穗,高接在5年生金二十世纪梨上,研究高接后梨实生苗枝条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实生苗高接后生长势显著增强,其单叶面积及叶片厚度极显著增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有所提高;自根苗的非光化学淬灭(qN)极显著高于高接树,最大荧光产量(Fm)、光化学淬灭(qP)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显著低于高接树。由此可见,实生苗高接后增加了有效光合面积,提高了光能转化效率及光合作用效率,可能是高接可以缩短童期的缘故。

    2007年03期 36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添加佐剂对CPPU处理的翠冠梨果实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程云;汪良驹;聂贇;

    为了减少CPPU引起的不良效应,探讨了在CPPU溶液中添加不同佐剂对翠冠梨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后第2周用20mg/L CPPU处理可以促进果实膨大,提高单果质量,并延迟果实成熟。CPPU单独处理增加畸形果比率,而添加0.1% Triton或者PVAC作为佐剂则可减少畸形果的发生,并增强CPPU处理效应,因此,在CPPU使用过程中不应忽视佐剂的作用。

    2007年03期 365-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矮生樱组3个野生种果实性状的变异

    张艳敏;王琦;苑兆和;张红;石俊;张小燕;陈学森;

    对分布于山东胶东昆嵛山区的欧李、麦李及郁李3种野生樱桃207个实生单株果实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欧李和麦李果实成熟期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个别早熟或晚熟类型的果实成熟期分别在7月初和9月中下旬,而郁李果实成熟期主要集中在9月份,个别晚熟类型在10月下旬成熟;(2)3个种果实(果核)纵径和横径及果(核)形指数在种内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5%,是相对稳定的植物学性状;(3)单果质量、果柄长度、果实Ca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种内不同类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

    2007年03期 369-372+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果梅花不同发育阶段花粉原位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特性

    杜玉虎;张绍铃;姜雪婷;张德林;

    为探明自花、异花花粉在果梅花的不同发育阶段原位萌发及生长的特性,以细叶青果梅为材料,取开花前6、4、2d、开花当天和花后2d的花(花蕾),分别于自花、异花授粉(莺宿)后12、24、48、72、96h切取花柱,用FAA固定液处理,荧光染色后压片观察。结果表明,自花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率略低于异花(开花前4d存在显著差异),开花前6、4d极显著低于其他各阶段,花蕾越幼小花粉萌发越差,开花当天花粉萌发率超过80%;开花前4d之前的花柱内异花花粉管数量显著低于开花前2d及之后各期的,果梅开花前4d以前的花发育不充分;开花后2d生长到花柱基部的异花花粉管数量较多,属于有效授粉期。果梅在开花前4d开始具备抑制自花花粉管生长的能力,并且随着花的发育逐渐增强,开花当天最强,开花后开始减弱。果梅自交授粉期以开花前2~3d为宜。

    2007年03期 373-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60)Coγ辐射对不同品种草莓离体叶片再生及芽生长的影响

    张慧琴;谢鸣;蒋桂华;陈昆松;吴庆;孙崇波;黄普乐;吴延军;

    以丰香和章姬草莓的无根无菌苗为试材,用10~40Gy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以未辐照为对照,研究了60Coγ射线辐射对草莓叶片再生及植株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对辐射敏感,且丰香叶片比章姬叶片敏感,叶片再生的半致死剂量为10~20Gy;辐照后不同时间取叶接种,丰香叶片的不定芽再生率在剂量10Gy呈上升趋势,而其他剂量则几乎未见有变化,章姬在剂量10~30Gy,叶片的不定芽再生率提高较大,40Gy仍表现轻微下降;适宜的辐射剂量对草莓试管苗增殖有促进作用。

    2007年03期 378-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含量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张秀梅;杜丽清;孙光明;弓德强;陈佳瑛;李伟才;谢江辉;

    以菠萝品种卡因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有机酸含量及其有机酸代谢相关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柠檬酸合成酶(CS)的活性变化,并对果实中酸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卡因菠萝果实中所含有机酸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乙酸、草酸、马来酸,其中主要有机酸为柠檬酸(约占62%)、其次为苹果酸(约占14%)、酒石酸、乙酸和草酸的含量较低,马来酸微量。随着果实的发育,柠檬酸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苹果酸、草酸、乙酸、酒石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柠檬酸在果实成熟时占主要优势,是果实主要的有机酸。在幼果期到果实迅速生长后期(花后10~70d),柠檬酸合成酶(CS)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与柠檬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进入果实青熟期(花后90d)后,果实柠檬酸含量变化与PEPC和CS活性并无明显联系,此期酸积累不仅仅依赖这些酶的活性水平,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2007年03期 381-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8 ] |[阅读次数:0 ]
  • 西瓜成熟花粉的超微结构

    刘林;员冬梅;张松焕;郑慧敏;王庭梁;李春奇;

    为了解西瓜成熟花粉的超微结构特点,特别是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之间的关系,选取刚开花的西瓜雄花采集花粉,2.5%戊二醛固定并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照相。结果表明,西瓜成熟花粉粒中营养细胞含丰富脂类储藏物质和内质网,内质网堆叠,周围和间隙中充满脂类物质;含丰富高尔基体和大量小泡;质体很少。营养核通常深度开裂,产生多数裂片,裂片伸向生殖细胞。生殖细胞流线型,细胞壁电子透明,细胞核伸长,细胞质含高尔基体、内质网,不含质体。生殖细胞表面产生波状突起,波峰背离营养核。生殖细胞一端伸入营养核裂片间隙,2者构成雄性生殖单位。

    2007年03期 385-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技术与方法

  • 不同方法对枣叶片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李莉;彭建营;白瑞霞;

    以串杆枣的成熟鲜叶为试材,分别采用-20℃、-70℃和硅胶脱水干燥3种方法保存样品,采用简易CTAB法、高盐沉淀法与高盐低pH值法分别对3种方法保存的样品及对照样(鲜叶)进行了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有效地从枣叶片中获得质量较高的DNA,以高盐沉淀法所得的DNA纯度最高,高盐低pH值法次之。就DNA的产量而言,高盐沉淀法的DNA产量相对较低,低于其他的2种方法,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硅胶干燥法和-70℃超低温保存的样品与鲜叶相比,所提DNA的质量和产量均无明显差异,均能满足PCR扩增要求。硅胶保存法适于野外远距离采样。

    2007年03期 389-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阿月浑子外植体褐变抑制方法

    刘洋;苏淑钗;冷平生;魏芳;

    外植体褐变是阿月浑子组培的主要障碍之一。对阿月浑子外植体母树年龄、遮光、外植体枝条部位与采集季节、组培条件、添加剂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等与外植体褐变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月浑子外植体的褐变率夏季最高、秋季其次、春季最低,枝条中部最低,而枝条上端最高,1年生与7年生树褐变率差异不大,与母树是否遮光关系不明显,在培养基中添加抑制剂PVP能减轻褐变,而添加维生素C、Na2S2O3与活性碳的效果不显著,低光和低温对控制外植体褐变有显著效果,但从低温下转入常温后褐变率高于一直在常温下培养的,阿月浑子褐变率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关系不显著,可能主要决定于外植体多酚含量,但需要进一步实验数据支持。

    2007年03期 393-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香蕉增殖培养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丰锋;叶春海;王耀辉;

    以香蕉品种巴西为试材,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香蕉继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提出有效芽指数的概念并用以评价继代培养的效果。结果表明:(1)40g/L的蔗糖既有利于不定芽的增殖,又能控制带叶鞘芽的比例,提高有效芽指数。(2)组合6-BA1.0mg/L+Ad5.0mg/L+NAA0.1mg/L+40g/L蔗糖增殖有效芽指数(2.7436)最高,组合6-BA3.0mg/L+NAA0.1mg/L+60g/L蔗糖生根有效芽指数(1.5588)最高。

    2007年03期 397-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新品种选育报告

  • 优质特早熟桃新品种——春元的选育

    邵永春;沙广利;尹涛;刘学才;王正欣;王正华;

    运用人工杂交和胚培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了特早熟桃新品种春元。其杂交亲本是早香玉×81-4-2(五合×早香玉)。该品种树势中庸,早果性、丰产性强,自花授粉,坐果率高;在青岛地区设施栽培条件下,4月下旬至5月初成熟,露地6月上旬成熟,果实生育期58d;成熟时,果形圆正,平均单果质量100g,最大单果质量130g,果面全红,色彩鲜艳,果面着色度达95%,底色浅黄至乳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13.5%,风味品质极佳。该品种在山东适应性广,是露地和设施栽培的优良早熟品种。

    2007年03期 400-401+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胚培无核葡萄新品种——沪培1号的选育

    蒋爱丽;李世诚;金佩芳;杨天仪;骆军;

    沪培1号是以二倍体无核品种喜乐为母本与四倍体品种巨峰杂交,经胚离体挽救培养育成,其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57条,属三倍体无核品种。在栽培条件下,果穗平均质量400g,果粒椭圆形,单个果粒质量5.0~6.8g,绿白色。肉质中等硬,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15%~18%,品质上等。上海地区8月初成熟。

    2007年03期 402-403+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早熟、优质杏新品种——鲁杏1号的选育

    王家喜;王江勇;王少敏;孙山;高华君;

    鲁杏1号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与国外开展合作育种的杂种实生苗中筛选出的优系。果实椭圆形,果皮橘红色,果肉黄色,肉质细嫩多汁,具香气;离核,仁苦;平均单果质量108g,最大单果质量200g,可溶性固形物12.5%,可滴定酸1.13%,可食率96.6%;果实耐贮运;该品种适应性广,可露地与设施栽培。

    2007年03期 404-40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